文字实录
日期: 2020年12月02日 08:55      
【字号:

  吕静: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积极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幅提升了我国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科技部一直致力于运用科技手段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连续8年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灾减灾,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好评。

  今年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第9年,在保持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原则基础之上,科技部组织国内优势力量,完成了2020年度报告的编写工作,包括“南极冰盖变化”“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以及“全球城市扩展与土地覆盖变化”三个专题报告。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是向社会公众与行业部门公开发布上述三个报告的有关内容,并借此机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遥感科技界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传递中国科技界对践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我先介绍一下参加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王琦安先生;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先生;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全球城市扩展与土地覆盖变化”专题报告责任专家、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柳钦火研究员;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报告编委会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吴炳方研究员;

  “南极冰盖变化”专题报告编委会执行主任、武汉大学王泽民教授。

  下面请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先生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

  王琦安: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有关指示精神,科技部自2012年起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系列报告,此项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纲,坚持科技工作的“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致力于提供独立、客观、科学的决策支撑。这是科技部推进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遥感科技界服务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行动。

  在过往8年的基础之上,本次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聚焦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围绕“南极冰盖变化”“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和“全球城市扩展与土地覆盖变化”三个专题开展了遥感监测与科学分析。报告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联合了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组织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并特别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及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使用了海洋、高分、资源、气象、环境、极地等卫星的观测数据,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年以来,在以徐冠华院士为组长的顾问组,和以郭华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悉心指导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组织召开各类研讨咨询会20余次,涉及多领域知名专家200余人次,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此也向参与年报编制工作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三个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第一个专题,南极冰盖变化专题。大家都知道,南极冰盖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大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今年,年度报告工作首次将该专题纳入到发布系列。该专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生产了全球首个长时间序列全南极冰架崩解逐月精细观测产品等数据集,分析了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鹅栖息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进一步研究南极冰盖稳定性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该报告的主要结论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本世纪以来,南极冰盖表面融化显著,融化面积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9%,融化多分布于南极冰盖边缘及南极半岛地区,且呈现增加的趋势。预测未来,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将会持续增加,尤其是在西南极和南极半岛地区,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将会变得显著。

  第二,2005年以来,南极大型冰架持续向外扩张,崩解频次较低;而分布于南极半岛等地的中小型冰架退缩显著、崩解频繁,是南极冰架崩解的主要贡献者。冰架底部和冰盖表面融化加速,以及海冰减少等因素,导致了这些崩解加剧。

  第三个结论,企鹅被视为南极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通过对帝企鹅的三期监测发现,帝企鹅栖息地主要分布于南极固定冰上,且栖息地数量相对稳定。此外,我们还对恩克斯堡岛上的阿德利企鹅进行了三期监测,发现由于海冰和食物量增加,阿德利企鹅数量显著增加。同时受地形及海岸线变化等影响,阿德利企鹅栖息地开始向高海拔地区扩展。这是第一个专题。

  第二个专题,“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该专题在连续六年开展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对2019年至2020年8月全球农业生产主产区粮油作物生产形势进行了独立监测,预估了2020年全球粮食供应和进出口的形势,评估了新冠肺炎疫情、沙漠蝗虫、湄公河下游干旱、长江中下游洪涝等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这个报告可为增强全球粮油信息透明度,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实现联合国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该报告的主要结论有:

  第一,从作物产量看,2019—2020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总体形势较好,但是由于今年区域性极端气候和农业灾害多发,对全球粮油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玉米和小麦增产,大豆和水稻产量基本持平。2020年中国玉米、小麦、大豆预计同比增产,水稻有一定幅度的减产,中国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预计同比增加。

  第二,从市场供应形势来看,2019—2020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良好,主要出口国供应量均呈现增加的态势,预计全球粮食市场总体稳定,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粮食供应链带来影响,区域性粮食安全还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我们也对全球范围内存在粮食安全风险的一些区域进行了较长时间序列的监测分析,通过对2004—2018年地中海地区的粮食状况分析,发现该区域人均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第三个专题,“全球城市扩展与土地覆盖变化”专题。

  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该专题基于近20年来全球城市扩展及土地覆盖变化数据集产品,分析了全球城市扩展及地表覆盖组分的特征和模式,研究了其与城市区位和区域发展水平的关系,可为全球和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该报告主要结论有以下两条:

  第一,本世纪以来,全球城市持续扩展并呈现加速态势。扩展面积为28.08万平方公里,亚洲和北美洲是扩展的重点区域。土地资源和收入水平对各国城市人均土地面积影响显著,与低收入国家相比,高收入国家城市土地面积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具有更高的城市土地增长弹性系数。

  第二,近20年来,全球城市的绿地空间面积占比明显上升,不同区域的城市土地覆盖差异显著,土地资源丰富的高收入国家具有更高的城市绿地空间配置,同时尚有部分低收入国家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挑战。

  女士们、先生们,2020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已在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公开发布,欢迎大家访问、下载和使用。同时我们还请人民网为我们做了专家访谈,邀请直接参与报告编制的专家对本年度报告进行了深度的解读,也敬请大家予以关注。

  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国家遥感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能,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分别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项工作也一直是中国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部际协调机制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在数据支撑、人才队伍、成果共享等方面都对年报工作给予了长期和持续的支持,在此也对这些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国家遥感中心“小核心,大网络”业务部体系,和GEO国际合作等机制平台的作用,协同更多部门和优势团队参与,持续加大国产卫星数据的综合应用,聚焦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开展更加全面、持续的监测分析,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十四五”阶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决策支撑,并助力形成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吕静:谢谢王主任详尽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中国科学报记者:请问吴炳方老师,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的夏季洪涝,对咱们国家的粮食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年全球的粮食生产进出口的整体形势又怎样呢?谢谢。

  吴炳方:非常感谢你的问题。在回答你的具体问题以前我先做一下更新,刚刚王主任的介绍中提供的信息是到今年8月份的监测报告。今天上午10月份的监测结果刚刚出来,对过去的数据进行了核实。今年全球多灾多难,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国家的洪涝灾害,以及东北地区的台风,还有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旱灾,对我们粮食生产造成了影响。但是8月以后,全球的农气条件得到很多改善,粮食生产形势有所改变,跟8月份相比,预期结果更好。总的来说,一个大的改变就是,我们原来预测中国的水稻减产1.8%,但是根据今天早上的报告,今年的水稻产量除了中稻减产以外,晚稻因为受后期农气条件改善的影响,反而有所增产,所以今年总的形势是比较好的。由于中国晚稻增长了,使得中国的秋粮也增长了。这是第一个信息。

  第二个,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3至4月份就对中国的早稻种植情况提前布局监测。我们发现,除了湖北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比较大,早稻种植面积下降了大概10%,其他省份早稻提前备耕以后,总的面积不但没有降还增加了,从而使全国的早稻种植面积和去年相比反而增加了2%,所以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好的。

  另外一个是旱灾影响。旱灾对中国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的是东南亚地区的湄公河下游、南美洲,以及非洲的几个国家。比如说阿根廷今年的小麦减产比较多,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这两个地方的水稻减产了大概1%左右。虽然旱灾导致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等国旱季早稻减产,但对2月之前收获的雨季早稻几乎没有影响,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的雨季早稻是丰收的,所以两者相互抵消,导致这个地区水稻主产区产量没有怎么下降。

  第三个,阿根廷的旱灾以及非洲的旱灾,导致的冬小麦产量下降,现在正在收割期。由于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风调雨顺,所以它的冬小麦产量是增加的,抵消掉了南美洲冬小麦的减产,所以这就使得小麦的全球供应形势也相当有利。

  最后一个是非洲沙漠蝗虫的影响。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非洲沙漠蝗虫,对全球大宗作物产量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它影响的更多是畜牧业,因为沙漠蝗虫发生的时候,主要作物已经收割完了。但是就目前这个季节,新一波非洲沙漠蝗虫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比较大。比如说埃塞俄比亚,由于受新一波的非洲沙漠蝗虫影响,以及最近在小麦主产区发生的动荡和灾难,导致今年小麦产量会降低3.8%左右。但是这些局部地区的影响不会影响到全球总体的供应形势。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有个问题是南极冰架崩解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吗?它的发生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吗?还有就是气候变化对南极帝企鹅现在目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研究这些企鹅种群的发展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谢谢。

  王泽民:我来回答一下。首先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刚刚提到的问题中我首先回答一下南极冰架崩解问题。可能大家都知道,我简单介绍一下吧。南极的冰盖,就是我们说的内陆,在南极大陆上堆积的厚厚的积雪形成的冰我们叫做冰盖,冰盖在动力作用下会流动,流到海上以后,飘浮在海上的部分叫冰架,可以说冰架是南极整个冰盖消失最快的或者说最敏感的区域,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

  全球升温肯定对冰架是有影响的,但是冰架的崩解,它本身是个自然现象,它和全球升温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说即使全球不升温,冰架也有自然的消减过程。水源蒸发,通过降雪在南极积累,然后慢慢流向海洋,在海洋不断崩解,然后融化到海洋里面去,再从海洋蒸发,再上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它是一个自然现象。

  但是这个冰架本身的崩解,由于全球的升温使得崩解加快,这在我们报告里也给出了很清晰的描述。不管从频次还是崩解量,都有加快的趋势。冰架本身具有阻止冰盖往海上流动的作用,如果冰架崩解了的话,就会使得它以更快的速度流向海洋。因此间接说全球升温引起冰架崩解加快,崩解加快以后,它就会使冰盖流速加快,更多地流向海洋。因为冰架本身已经飘浮在海上,大家知道,根据浮力定律,它的崩解本身并不会影响海平面变化,但是如果造成了冰盖加速往海上流的话,就会间接的引起海平面变化,所以是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全球升温大背景下,冰架崩解加速必然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么一个逻辑关系。

  刚刚这位朋友提到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南极帝企鹅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体形最大的,大家看帝企鹅是非常优雅的绅士,它在南极分布也是最广的。我们用遥感监测,识别出它的红褐色粪便,就可以发现它的栖息地,对它进行全南极范围分布情况的研究。我们这个专题里面做了三方面的内容,南极的冰面融化,冰架崩解,还考虑到了企鹅。大家知道企鹅是南极的一个名片,但在科学家眼中,它是南极生态指示的一个物种,南极企鹅的种群多少,生活的怎么样,直接反映的是整个南极生态系统的状况。

  由于南极的帝企鹅主要生活在南极冰架前面的固定冰上,这样南极冰架的崩解自然就会影响到企鹅的聚集地,它的聚集地就会受到破坏,所以它就不断的在迁徙,我们在报告里面也专门提到了冰架的崩解对企鹅的影响。我们关注企鹅种群的变化,也就是关注全球变化的重要一环。

  我们这个报告里面同时还关注了阿德利企鹅,阿德利企鹅的巢穴主要是在陆地上。由于企鹅在陆地上,陆地本身也是褐色的,粪便也是褐色的,用中等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无法监测清楚,所以我们用高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来监测阿德利企鹅的巢穴和数量。我们发现在罗斯海区域的恩克斯堡岛地区的阿德利企鹅的数量是在增长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全球升温有一定的关系。全球升温使得这个地方的叶绿素,以及海冰的数量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增长的,这为阿德利企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使得阿德利企鹅的数量明显的增长了。但是海平面上升,使得海岸线回退,阿德利企鹅的生存空间不得不向高海拔地区迁移。大家知道企鹅的腿很短,它行动很笨拙,从而增加了它到海里捕食的难度,给企鹅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多不便。虽然最近这几十年我们发现它的数量是增长的,但是我们也根据气候模式做了定性的预测,如果全球继续升温,到了一定程度,反而企鹅的数量会有下降的可能,在模式上是做了这样一个预测的结果。不知道回答的是不是全面。

  人民政协报记者:我想问一下柳主任,从监测来看,近20年来全球城市土地资源供给和绿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的总体状况如何?今年的报告监测结果可为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什么借鉴和参考?谢谢。

  柳钦火: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我们第一次做了2000年、2010年、2020年,共3期的全球城市扩展,还有城市不透水面、绿地空间和水域面积的产品。我们知道我们国家以前发布了全球30米城乡建设用地的产品。我们今天这个报告是把城市里面再分为不透水面、绿地、还有水域这三部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全球城市动态快照,照到城市内部来了。

  经过我们的分析,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就是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总体上来说,全球近20年来,城市用地面积翻了近一倍,近十年和前十年相比,城市土地扩张的速度呈现增加的趋势。相当于有多少呢?相当于在2000年时全球城市面积大概有1个英国这么大的面积,到现在大概有2个英国加起来的面积,所以扩展的面积还是非常大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刚才说了,我们不是光看整个城市的面积的扩展,我们还看整个城市内部的结构。我们看城市内部扩展中绿地的占比,它的水域占比。从这个监测结果来看,这20年来,总体上全球城市绿地面积增长了近两倍。绿地在整个城市土地中的占比,也进一步增加,由大概27%增加到了33%。人均城市土地面积也在增加,从每年大概85平方米增加到了123平方米。从绿地空间占比来看,欧洲和北美一些发达国家相对来说绿色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完善,他们的绿地空间占比比较高,它的不透水面占比是比较低的。

  像中国这几年实践了比较好的一些城市发展理念,比如说我们提出“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里面尽可能的增大绿化用地,增加水域。我们大家都有个感受,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面都希望我们周边有更多的绿地,更多的水域,使得大家感觉非常舒适。在中国绿地的增加中,我们看到,新扩展区绿地占比比以前的建成区绿地占比是更高的,因为在新城区规划中间我们有一些好的理念,从设计开始就进行绿地的规划,水域的规划,所以在新扩展区的绿地占比是更高的。以前的建成区也在改造,绿地占比也是在提高,但跟新扩展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我们监测的全球城市扩展的结果,包括城市内部绿地占比这些结论,有助于实现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里面提出了要让城市的发展是可持续的。我们也分析了全球城市扩展的不均衡性,包括它跟一个国家收入水平的关系,我们把第二、三产业GDP和城市扩展一起进行分析,还包括城市土地增长和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都在这里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结论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各个国家的政府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尤其是中国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间采用这些数据更好地支持后续的决策都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我想问的是中国在轨遥感卫星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取得了海量的地球观测数据。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有年报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谢谢。

  郭华东:第一,中国的对地观测卫星确实在国际上举足轻重。前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卫星数量比较少,现在确确实实也处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了。正因为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对地观测卫星,所以你刚才提到的它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间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现在相对来讲也比较容易回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家都知道有17个目标,169个子目标,还有230多个指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五年了,五年来的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推动和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做了一个统计,在所有这些指标中间,我们主要还是利用数据、方法来进行支持,来监测、来评估、来量测。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五年过去了,现在来看,所有这些指标中大概还有47%缺乏数据。大家都知道,像做科研和做其他的监测一样,没有数据这件事是很难保证它的质量或者它的监测结果的。所以人类能不能够在2030年实现我们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我们科技创新的程度,科技创新的程度在很大意义上来讲又取决于我们到底有多少数据,或者在这个数据基础之上发展起来新的方法,包括现在盛行的从大数据到AI,从AI到区块链,从区块链到5G,一系列前沿方法的利用和它的集成。

  回过头来讲,缺的主要还是数据,这些数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举几个例子来讲,比如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15个目标叫陆地生态,包括监测沙漠化、森林面积等等。这样的一些指标,它具有一些大尺度,动态变化的特点。也比如讲到咱们的目标2零饥饿,零饥饿与咱们粮食产量息息相关,刚才吴博士介绍了咱们国内粮食产量情况。其实大范围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估算,对地观测在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简要来讲,我们的17个目标有很多目标都是大尺度、动态变化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我们怎么监测?我们监测了去年,怎么监测今年,怎么监测到2025年,到2035年,对地观测数据它具备这个优势。卫星在地球轨道转,然后源源不断地获取我们地球表面的数据,我们今天的对地观测,监测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非常理想的数据和科技平台。所以对地观测数据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手段。

  今天发布这个报告,其实大家也看出来,刚才三位专家介绍的,无论是介绍到南极,还是介绍到粮食产量,一直到咱们的城市。你比如城市就和咱们SDG目标11密切相关,粮食就和目标2有关,刚才讲到南极,和气候变化有关,这三个专题与这三个目标密切相关。三个报告里面,你也可以看出来,都做了一些介绍。

  总体来看,地球观测支持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贡献,一个特别重要的是我们缺乏数据,是数据的贡献。

  第二个,我们有了一定数据之后,还需要做支撑的方法论。我近些年不断参加联合国的一些会议,联合国的一些官员对新技术充满着渴望,充满着期盼,我们用什么新技术来做?比如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这样一些方法论就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点是决策支持。我们有了数据,有了方法,我们在对地目标监测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目标,今年比去年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能不能预测未来到底能不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果不能实现,我们提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向联合国机构保证我们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这些目标在2030年能够实现,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做了这么多年了,今年是第九次发布,这中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无论是咱们做的植被方面、水体方面、城市方面,还是环境方面,这些数据和方法论,其实对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支撑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想见,对地观测大数据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观测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谢谢你。

  科技日报记者:我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2020年度报告聚焦了南极冰盖变化等专题,请问年报工作是如何选题的,又是怎么组织各个部门和专家共同完成的?另外年报工作在我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王琦安:刚才郭院士讲了遥感技术,地球观测实际上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方向,它有很多作用。它上面是对着我们高新技术的平台手段,下面是各个应用方向都有。但是应用起来实际上是非常专业的。刚才说了,不管是我们选取的南极专题、粮食专题,还是城市变化专题,这里面都是用到了专业的数据和专业的方法,所以这些专业的问题我们更多地是组织科学家团队来完成的。

  每年我们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选题怎么选?刚才您问的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作为遥感中心来讲,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组织者,一个协调者,或者说是一个设计者,更多地是出题目,提要求,和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一起共同策划我们每年要做的任务,完成的题目。大概是这个情况。

  选题来讲,首先是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工作的“四个面向”,每年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肯定还是有一些具体的考虑,这些考虑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回答一下。

  首先一点,要面向我们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因为遥感这个手段比较特殊,它的观测尺度比较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观测,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我们国家重大需求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服务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为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文明治理提供一个独立、客观的科学数据和决策支撑。

  第二个考虑,要面向国际科技的前沿。能够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超前部署一系列的科技计划。这一点科技部如何考虑呢,比如说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们都部署了一些遥感相关的前沿课题,正是有了这些新的手段,我们才能得到新的数据,刚刚郭院士讲到了这一点,所以选题是考虑到了我们超前部署的一些前沿科技。

  第三个考虑是技术适用。我们不仅要高大上,我们的结果也要考虑到适用问题。大家知道遥感具有宏观、快速、客观等优势,包括粮食问题,我们有很多粮食产量统计方法,但是遥感给了新的、快速的、客观的统计方法,我们在具体开展年报工作的时候,选题是选取遥感最创新和最有优势的方向。

  第四个,生态环境变化还具有一定特殊性,有一定的周期性。不是说每天都有明显变化,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比如粮食监测每年是一个周期,所以这些年我们利用遥感手段,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年对粮食监测,提供一些科学的数据和支撑。对于森林、城市这些生态环境要素来讲,它的变化相对就比较慢,它的变化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比较明显,我们在选择这样题目的时候就要考虑更长周期变化监测才有意义。就是要考虑它的周期性。这就是我们考虑年报选题的几个基本要点。

  年报这项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和专家也特别多,刚才讲因为它是比较专业的,科技部这些年充分利用各种协调机制来完成这项工作。比如刚刚提到的,我们国家遥感中心实际上有60多个业务部,分布在遥感的各个领域,所以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相应的支撑,包括一些技术分析。

  同时在GEO国际组织的框架下,中国还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来完成GEO国际组织工作。这个部际协调小组包括刚才说到的中国科学院、还有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等相应的这些单位,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些人才队伍、数据贡献、技术支撑、成果共享、应用推广方面的支持,所以我们在这个机制下能够把大家协调起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绝不仅仅是遥感中心一家完成的,是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

  第二个,您提到我们年报工作在推动我们国家的科技工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生态环境问题首先一点是一个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问题,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框架当中的重要内容,很多国家都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也有很多的产出,也向国际社会贡献了很多他们国家的数据。在这方面,我想我们国家也绝不会空出我们的位置,要有我们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担当。特别是总书记这次在五中全会上也提出了,我国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到2035年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样的一个目标,所以我想在总书记这样一个指示下,我们的工作更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缺位。

  年报工作本着科技创新的理念,引导我国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事务,与国际上领先的国际团队开展联合监测、地面验证等合作研究,这个工作不仅仅是我们国内要做,也要和国际上一些相应的组织合作开展,对生态环境相关的议题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并通过GEO国际组织以及中欧遥感科技合作“龙计划”这些平台,把我们的成果向国际社会进行共享。大概是这样一个基本思路。

  在这里我有两个例子跟大家说一下,一个是去年我们发布的《全球土地退化态势》和《全球森林覆盖状况》,监测到中国正在变绿的趋势,很好地向国际社会证明和推广了我们国家的治沙经验和生态工程的成功案例。

  第二个例子,年度报告生产的数据集产品在国际上也非常受欢迎,比如全球陆表特征参量(GLASS)产品,在GEO数据共享平台最受欢迎的数据集排名当中,我们的这个数据集排名是第三,所以在国际社会当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是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工作之一。

  此外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合会,湿地国际等国际组织,都对我们这项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充分的肯定,这几天联合国环境署正在与我们进行对接,希望把我们的年度报告放在他们的网站上,后面我们也会通过这样一个渠道向世界各国分享我们的成果和我们的有关工作。谢谢这位记者。

  吕静: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特别感谢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院士专家,他们用通俗的语言和典型的案例,给大家讲述了遥感领域的研究成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更像是一场遥感知识的科学普及活动。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多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的亮点,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让全社会、让世界各国了解到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了解到中国的遥感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不懈的努力。

  最后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科技部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做好服务和支持,希望大家加强与我们的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