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866号建议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306-10-2021-776 | 发文机构: | 科技部 |
成文日期: | 2021年06月28日 | 发布日期: | 2021年11月16日 |
发文字号: | 国科建议社〔2021〕15号 | 有 效 性: | 有效 |
曾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贵州培育建设喀斯特领域国家实验室将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科技部十分重视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围绕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部署了系列项目,合计投入科研经费约1亿余元,为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及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科技支撑。
针对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喀斯特石漠化问题,部署“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演变及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重点开展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生态经济集约经营、生态产业规模经营、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山地旅游等共性关键技术与技术体系研发,并在贵州毕节、镇宁、施秉等多地进行了石漠化县域尺度的大范围应用示范,已申报国家专利100余项,技术转移与推广到11个县,开展培训4840人次,支撑和引领了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
以贵州省印江县和重庆市酉阳县喀斯特槽谷区为研究对象,部署“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开展槽谷区土地石漠化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研发了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上/下流/漏失阻控与生态恢复技术,形成野生砧木及经济树种互作效应与优化配套技术及其产业化体系。
同时,针对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需求,部署“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研究示范”“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演变及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开展了面向峰丛洼地区域生态功能优化的区域生态系统监测评估、表层岩溶水生态调蓄与高效利用、耐旱型植物群落构建与规模化建植、可持续性生态衍生产业培育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工作,开展了断陷盆地生态环境地质分异及石漠化演变机理研究,研发了断陷盆地石漠化生态治理-生态富民耦合调控体系,构建了断陷盆地具有共性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积极支持贵州省优势科研力量参与相关国家实验室建设,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中,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布局和优势科研力量分布情况,统筹考虑贵州省在喀斯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同时,将继续通过“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发石漠化治理提质增效、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的一体化技术体系,为喀斯特地区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变与生态系统服务稳定性提升、南方生态屏障带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
(此件主动公开)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打印]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