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振兴东北 服务三农 科技列车长白山行”启动
    吉林省科技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全省科技工作经过60年的发展,在基础科学、农业、工业、高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后,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振兴东北 服务三农 科技列...
吉林省科学事业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六个阶段:
一、科学技术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49年10月至l957年)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吉林省的科学技术事业开始恢复和发展...
二、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与调整巩固阶段(1958年至l965年) 此间,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下设化学、生物、地理、金属、机电、电子、原子能、...
三、科学技术事业停滞阶段(1966年至l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吉林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陷于瘫痪,一部分科研机构被撤销、合并,...
四、科技事业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l985年)。 197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重新肯定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经济...
五、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阶段(1985—l994年)。 1985年后,吉林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有领导、有组织的全面实施阶段。省科委提出了促进全省...
六、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阶段(1995—2008年)。 1995年,吉林省落实国家发展科教的指导思想,提出“科教兴省”的发展战略。“九五”期间...   
 
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1987年3月召开的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确定了“加速发展科技事业、为振兴吉林经济服务”的议案。这是建国以来省人代会第一次为科技立案,把全省科技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二、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从1999年起,开始推进技术开发类院所实施企业化转制改革,省政府制定了院所转制的相关政策,各院所相应地制定了改革方案。...
三、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初见成效。2001年开始,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进行了分类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对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转变机制和优化队伍的基础上,国家财政给予重点投入和稳定支持。二是支持具备条件的科研院所...   
一、专项资金注入使科技工作开创新局面。自创新基金计划实施以来,省级创新资金已成为我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手段。截止2007年,吉林省共向国家推荐创新基金项目 1155项,获国家立项 412 项,...
二、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为科研和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持。十五期间,吉林省启动了科技平台建设工作。2006年以来,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实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三、政府在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2001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问题,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大省,在农转资金专项的立项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在政策...
四、科技人才队伍稳步发展。吉林省截止2006年末科技人才总数为626963人,其中国有事业单位为561174人(工程技术人员48759人,农业技术人员21662人、科学研究人员8627人、卫生技术人员103165人、...
五、科技中介服务发展良好。(一)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功能日趋多样化。目前吉林省共有各类专职科技中介机构近100多个,其中科技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33家、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孵化器)有3家、...
六、形成一批卓有成效的中试基地及孵化器。近几年来,一些大学、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又掀起了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示范基地、技术研究中心、民营科技园区的热潮。吉林市"烽火民营科技园"是由私营企业烽火实业...   

 

吉林省在全国算是科技大省—全省有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9个。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2008年,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吉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第13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吉林排在第11位,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300人,居全国第9位。2008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3%左右。 在吉林省的科技史上,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第一块合成橡胶;第一台显微镜;第一锅光学玻璃;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国产东风牌汽车和红旗轿车;第一代铁路客车和地铁电动客车;第一批分离稀土元素;第一台高分辨核磁波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