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省科技活动周精彩纷呈
日期:
2012年07月13日 09:33
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
安徽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协联合转发了《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2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紧扣主题、高度重视、周密组织、认真落实,把科技活动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的具体措施和推进创新型安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并结合当地和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省直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科技活动周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积极申报活动项目,4月25日省科技厅印发《2012年安徽省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的通知》,就如何安排实施全省及合肥地区重大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做到既注重实效,又突出特色。
二、内容精彩纷呈,形式灵活多样
(一)省暨合肥市开幕式当天现场展览、咨询
5月19日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合肥市政府共同主办2012年安徽省暨合肥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地震局、省安监局、中国科技大学分别举办科技政策法规咨询、地震知识宣传、安全知识宣传、核科学与核能安全利用知识宣传、健康咨询等活动,并向广大市民发放省科技进步条例和科普条例单行本、自主创新政策落实工作手册、核能科学与核能安全利用知识、地震知识、安全生产常识、食品安全知识等科普宣传册万余册,数千名市民驻足参观,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和部分高校师生代表300多人参加开幕式。
为配合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开展“推荐全国科普优秀作品活动”,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评选出10部“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在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颁发证书,并向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推荐5部科普作品参加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
省地震局设置地震知识咨询台,组织专家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市民,针对市民关心的全省会不会有大震、郯庐地震带对安徽省的影响、如何做好地震防护措施等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在活动现场发放《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安徽省农村民居防震知识手册》、《地震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宣传资料1000余册,宣传单页2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
中国科技大学设置核能科学知识咨询台,并邀请核科学专家宣传核能科学及核能安全利用知识,针对目前广大群众关注的核辐射问题,向群众发放核能科学及核能安全利用科普宣传册,认真耐心回答前来咨询的群众提出的问题,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让公众近距离接触科技,开幕式当天合肥市科技局安排两辆安凯新能源电动车,组织部分高校师生参观科学岛、中科大等科普基地,开展“科技城一日游”活动,形式多样的展览让师生们在娱乐中体验了科技的无穷魅力。
(二)科普场馆、基地、实验室开放
省地震局科技活动周期间发挥固有防震减灾宣传阵地作用,全省6个国家级,7个省级、26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部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51所省级、123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放映地震科普声像作品、观看地震灾害知识图片展等系列活动。部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点也结合活动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演练活动,宣传效果良好。
合肥物质研究院的3个重点实验室——智能所的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固体所的微结构分析实验室以及核安全所的先进反应堆设计与仿真实验室分别对外开放,向社会大众展示科学岛的魅力。合肥现代科技馆开放序厅、智能时代、能源世界、光学世界和神奇的材料、磁的魅力等六个展厅,神奇的超导磁悬浮列车、机器人表演、神秘的纳米世界、令人向往的清洁能源、光怪陆离的光学世界等等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由合肥物质研究院各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读硕、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热情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向他们讲解展品原理、传递最新科技知识,并不时和公众互动,为公众答疑解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公众科普日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教优势,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天体物理中心、校博物馆两个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开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墨子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陶艺中心、数字文化中心、安徽省光电子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实验室以及校史馆等13个单位,其中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该实验室获得批准建设以来首次对外开放,以大型专题科普报告、视频讲座和展板科普为内容,通过现场参观讲解、实验展示、多媒体演示、互动游戏、大型科普报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神奇和奥秘。本次活动共接待社会公众5万多人次。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此次活动周期间累计参观人数5000余人,志愿者70多人,完成火旋风实验15次,高压水炮灭火实验21次,成功地完成了此次实验室开放的任务。
安徽大学现代实验中心的大型仪器设备和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的各种动物标本开始向公众开放。尤其是 “化学足迹”探秘化学实验室活动,生动的化学实验,神奇的化学魔术,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吸引了大批师生驻足观看。
安徽医科大学对外开放人体科学馆、复杂疾病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PF级动物实验室三个场馆和实验室。开放人体科学馆是该校历年科技活动周的传统和特色活动。今年前来人体科学馆参加的群众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在校医科学生外,还有专程前来观看的社会公众,现场活动效果良好。
安徽农业大学开放微生物防治等省级实验室,并专门组织讲解员现场讲解,不仅拓宽了参观者的知识面,还为他们增添了很多乐趣,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科技活动周期间,合肥市科技馆,铜陵市科技馆、气象台、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类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黄山、阜阳等地科普基地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三)科技专题报告
安徽大学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教授举行了一场题为“数学——简单与高深”的学术报告会。报告内容以代数为主,从古代数学家们的事迹入手,描述了运算、递元、数学规律等。讲解深入浅出,用类比的手法让本来复杂深奥的内容简单化,并举例说明问题的根源所在。席院士从简单与高深的话题——数学切入,娓娓道来,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也更加明晰了同学们的学习目标。
安徽医科大学各院、所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共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共计39场。本年度校内报告和讲座继续保持了学术和科普相结合的特色,报告人既有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也有该校资深科技工作者和青年骨干。学术报告不仅吸引了本校和众多在肥医学院校的医护工作者、医学生、感兴趣的社会公众,也深入安庆、灵壁、芜湖等地区的乡镇、农村,服务当地的农民等社会公众。39场学术报告累计听众超过4000人。
安徽农业大学针对人们对转基因认识的误区,举办食品安全与转基因专题报告会。转基因食品是大多数人都在议论的问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报告吸引了本校和许多对转基因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安徽”的主题,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开展多次专场技术对接活动。
(四)科技下乡、下基层
安徽医科大学发挥丰富的临床医疗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活动周期间共举办义诊及健康咨询活动8次。校研究生学院组织硕士、博士医疗服务队赴肥东县包公镇中心敬老院、计划生育中心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九三学社安医大基层委、九三学社安医附院支社组织专家赴金寨县果子园乡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第四附属医院组织内、外、妇、儿专家赴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开展“专家到乡镇、健康送百姓”大型义诊活动;第一附属医院专家赴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现场捐赠药品2000元。
合肥市科技局在肥东县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赶集活动,接受群众咨询达2000多人次,散发宣传材料4000多份;深入全县18个地震群测群防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增强抗震设防意识,散发《地震小常识》等宣传材料1万多份。包河区科技局制作以《科学预防核辐射》、《关爱生命安全》、《地震知识》为内容的展板共200块,在辖区中小学、各街道社区、区直机关展厅巡展;购买2000本《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防灾避险知识》,发放到全区55所中小学;与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邀请中国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的专家,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池州市组成2012年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团在仁里镇高宝村和小河镇莘田村开展“名优茶、高山蔬菜栽培知识讲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讲座”等农村实用技术和以“依靠科学、珍惜资源、摒弃陋习、关爱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咨询、宣传活动,市、县科技和农业部门发放500本农村科技书籍和1000多份农村新技术推荐材料,并细心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县农委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与农民朋友一道观察分析农作物生长和病虫防治情况,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淮北市科技局联合烈山区政府在宋疃镇组织 “烈山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科普宣传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举行。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介绍部门惠民政策,解答居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卫生等问题。烈山区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现场开展义诊,为居民群众免费诊疗。来自宋疃镇500多人次居民群众接受咨询,发放民生科技、医疗卫生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此次活动的成功举行,对烈山区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滁州市科技局组织市县级科技特派员50余人,进农村、到田头,开展高效农业栽培技术培训与指导,大大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凤阳县结合“百名农业专家进百村”活动进行了专题养殖培训;定远县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医药、送种子”等四送活动,向农民群众赠送了《葡萄丰产栽培》、《猪病防治关键技术》等农业科技书籍,免费发放农作物新品种;全椒县科技局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村,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活动。
(五)校园活动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14、15号两天共接待了将近6000位参观者,比去年增加了1500多名,为本次科技活动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示的项目主要有听觉研究、视觉研究、认知科学、斑马鱼行为学、鸟类生态、植物温室、晶体展示、植物展板与标本、动物展板与标本、生命起源科普视屏以及鸟类生态学讲座、生命科学公共实验平台大型仪器、叶脉书签制作、iGEM面对面等。校博物馆也隆重推出《国宝复活——望湖斋叶宏明大师南宋官窑精品展》和《俄罗斯精神的颂歌——不同时期毕业于列宾美院及苏里科夫美院十三位画家的作品展》以及深受好评的《钱学森与中国科大特展》和《跨越两极科考展——讲述南极北极西沙的故事》四个展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安排信息科学实验中心对公众开放,同时服务机器人进行现场演示,这种机器人“能听会做”,能听懂简单的句子,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能识别人、物体和简单手势,帮助人找东西、拿东西等,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儿童驻足观看,两天接待参观者5400多人。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办特殊的展览活动“化学力量魅力化学魔术秀”,展示了化学的无限风采。有趣的化学实验,迷人的化学魔术,吸引了大批学子驻足观看。化学化工学院举办了一场化学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分别选取了六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化学与交通”、“化学与服饰”、“化学与饮食”、“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医疗”、“化学与家居”进行宣传展示,让大家更为清晰的看到化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安徽医科大学开展健康及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宣教活动。组织了包括农村常见病健康教育活动、“打开脑卒中防治知识之门”健康宣教、儿科血液病诊治讲堂、认清“多动症”健康宣教、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普及健康宣教、“糖尿病自我管理面面观”健康宣教、“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与医患沟通”健康宣教、健康教育大讲堂等。各类科普宣教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参与公众的好评和肯定。
安徽农业大学举办“创新点缀人生,科技成就未来”学术科技活动月活动。活动共设竞技活动、实践活动、“院长风采”学术系列讲座等14个子活动,系统展示了第九届“学术科技活动月”、第四届“兴农杯”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成果,对第五届“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校首获科大讯飞创业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作出宣传,在营造活跃的学术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技文化素质、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六)各市、县活动内容丰富
各市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群众的实际需要,举办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合肥市科技局组织开展多场政策宣讲培训活动。组织市直相关单位,面向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有关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讲对接活动。为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合肥市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和政府为企业服务的职能,提高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和IT服务的管理水平,面向全市IT和软件企业负责人,在合肥国家民营科技企业园召开了IT专场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国际流行体系CMMI(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和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六安市开展“专家教授企业行”活动。围绕市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邀请合工大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开展产学研务实对接。就“秸秆沼气发酵和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 “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系列产品研发”和“工程机械车辆驱动桥降噪技术”等达成了合作意向,专家教授们还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芜湖市开展送科技进校园活动。一是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如南陵县邀请了地震局专家到家发中学为师生讲解防震减灾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举办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鸠江区、芜湖县等县区邀请了消防支队官兵、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开展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芜湖县和繁昌县举办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短片、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开展创新竞赛等,芜湖县还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航模制作竞赛和科幻画创作大赛,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广大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重实践的热情。
安庆市举办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班。安庆经济开发区科技局、安庆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会。会上市科技系统各部门业务负责人讲解了知识产权、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等相关科技政策。
滁州市举办多场产学研对接活动,积极引技引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一是市科技局举办了滁州学院与安瑞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二是南谯区科技局组织开展了上海海洋大学与滁州长江水产良种场产学研对接活动,开展了技术指导和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三是全椒县科技局组织14家企业与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会。四是来安县科技局赴安徽科技学院进行产学研对接活动,达成了共同发展现代农业合作意向。五是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新民等3位教授来滁与滁州市德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了产学研对接活动。
马鞍山市为培养青少年科学意识,开展科技活动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会同市科协开展了全市第四届青少年学生科学知识竞赛活动;市妇联实验幼儿园开展主题为“爱科学、爱幻想——小制作大交流”活动;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ERP沙盘比赛、视觉书画大赛等科普活动;金家庄区以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论坛、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及青少年科学实验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展科技创新进校园系列活;含山县在县中小学,以科普讲座、防震演练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震减灾宣教专项活动。
淮南市谢家集区科技局对全区20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发明专利培训,有效地加强了企业自我创新及发明专利申请保护意识。培训班上,谢家集区政协副主席陈光带领各企业负责人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时,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工程师作了发明专利申请的专题讲座。讲座结合国内外知识产权的现状,并辅以大量的文献、事例、数据,详细的介绍了专利制度、专利权的概念和特征、专利法的主要内容以及企事业单位如何开展专利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尤其重点阐述了发明专利对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活动主题鲜明,宣传方式灵活多样,宣传面广。《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和中安在线等新闻媒体对省及各市科技活动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程报道。采用新闻采访报道、召开专题报告会、举办专家讲座、播放科普声像作品、进行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宣传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安徽省科技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仅合肥地区就组织各类科普活动近百余项,发放各类科普资料10多万份,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各市、县区也分别利用地方媒体对本次科技活动周专题报道,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形成了科技活动周的宣传效应和品牌效应。
2012年,安徽省科技活动周紧紧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安徽”这一主题,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这一主线,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群众的实际需求,重点开展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丰富群众科学文化生活、送科技到基层农村等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自主创新配套政策,以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理念、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全省开展各类群众性科技活动1900多项,其中重点活动200多项,参与人员10多万人,发放科普资料40余万份,受教育群众500多万人,为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
安徽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协联合转发了《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2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紧扣主题、高度重视、周密组织、认真落实,把科技活动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的具体措施和推进创新型安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并结合当地和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省直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科技活动周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积极申报活动项目,4月25日省科技厅印发《2012年安徽省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的通知》,就如何安排实施全省及合肥地区重大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做到既注重实效,又突出特色。
二、内容精彩纷呈,形式灵活多样
(一)省暨合肥市开幕式当天现场展览、咨询
5月19日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合肥市政府共同主办2012年安徽省暨合肥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地震局、省安监局、中国科技大学分别举办科技政策法规咨询、地震知识宣传、安全知识宣传、核科学与核能安全利用知识宣传、健康咨询等活动,并向广大市民发放省科技进步条例和科普条例单行本、自主创新政策落实工作手册、核能科学与核能安全利用知识、地震知识、安全生产常识、食品安全知识等科普宣传册万余册,数千名市民驻足参观,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和部分高校师生代表300多人参加开幕式。
为配合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开展“推荐全国科普优秀作品活动”,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评选出10部“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在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颁发证书,并向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推荐5部科普作品参加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选。
省地震局设置地震知识咨询台,组织专家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市民,针对市民关心的全省会不会有大震、郯庐地震带对安徽省的影响、如何做好地震防护措施等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在活动现场发放《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安徽省农村民居防震知识手册》、《地震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宣传资料1000余册,宣传单页2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
中国科技大学设置核能科学知识咨询台,并邀请核科学专家宣传核能科学及核能安全利用知识,针对目前广大群众关注的核辐射问题,向群众发放核能科学及核能安全利用科普宣传册,认真耐心回答前来咨询的群众提出的问题,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让公众近距离接触科技,开幕式当天合肥市科技局安排两辆安凯新能源电动车,组织部分高校师生参观科学岛、中科大等科普基地,开展“科技城一日游”活动,形式多样的展览让师生们在娱乐中体验了科技的无穷魅力。
(二)科普场馆、基地、实验室开放
省地震局科技活动周期间发挥固有防震减灾宣传阵地作用,全省6个国家级,7个省级、26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部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51所省级、123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放映地震科普声像作品、观看地震灾害知识图片展等系列活动。部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点也结合活动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演练活动,宣传效果良好。
合肥物质研究院的3个重点实验室——智能所的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固体所的微结构分析实验室以及核安全所的先进反应堆设计与仿真实验室分别对外开放,向社会大众展示科学岛的魅力。合肥现代科技馆开放序厅、智能时代、能源世界、光学世界和神奇的材料、磁的魅力等六个展厅,神奇的超导磁悬浮列车、机器人表演、神秘的纳米世界、令人向往的清洁能源、光怪陆离的光学世界等等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由合肥物质研究院各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读硕、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热情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向他们讲解展品原理、传递最新科技知识,并不时和公众互动,为公众答疑解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公众科普日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教优势,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天体物理中心、校博物馆两个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开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墨子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陶艺中心、数字文化中心、安徽省光电子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实验室以及校史馆等13个单位,其中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该实验室获得批准建设以来首次对外开放,以大型专题科普报告、视频讲座和展板科普为内容,通过现场参观讲解、实验展示、多媒体演示、互动游戏、大型科普报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神奇和奥秘。本次活动共接待社会公众5万多人次。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此次活动周期间累计参观人数5000余人,志愿者70多人,完成火旋风实验15次,高压水炮灭火实验21次,成功地完成了此次实验室开放的任务。
安徽大学现代实验中心的大型仪器设备和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的各种动物标本开始向公众开放。尤其是 “化学足迹”探秘化学实验室活动,生动的化学实验,神奇的化学魔术,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吸引了大批师生驻足观看。
安徽医科大学对外开放人体科学馆、复杂疾病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PF级动物实验室三个场馆和实验室。开放人体科学馆是该校历年科技活动周的传统和特色活动。今年前来人体科学馆参加的群众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在校医科学生外,还有专程前来观看的社会公众,现场活动效果良好。
安徽农业大学开放微生物防治等省级实验室,并专门组织讲解员现场讲解,不仅拓宽了参观者的知识面,还为他们增添了很多乐趣,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科技活动周期间,合肥市科技馆,铜陵市科技馆、气象台、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类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黄山、阜阳等地科普基地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三)科技专题报告
安徽大学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教授举行了一场题为“数学——简单与高深”的学术报告会。报告内容以代数为主,从古代数学家们的事迹入手,描述了运算、递元、数学规律等。讲解深入浅出,用类比的手法让本来复杂深奥的内容简单化,并举例说明问题的根源所在。席院士从简单与高深的话题——数学切入,娓娓道来,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也更加明晰了同学们的学习目标。
安徽医科大学各院、所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共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共计39场。本年度校内报告和讲座继续保持了学术和科普相结合的特色,报告人既有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也有该校资深科技工作者和青年骨干。学术报告不仅吸引了本校和众多在肥医学院校的医护工作者、医学生、感兴趣的社会公众,也深入安庆、灵壁、芜湖等地区的乡镇、农村,服务当地的农民等社会公众。39场学术报告累计听众超过4000人。
安徽农业大学针对人们对转基因认识的误区,举办食品安全与转基因专题报告会。转基因食品是大多数人都在议论的问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报告吸引了本校和许多对转基因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安徽”的主题,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开展多次专场技术对接活动。
(四)科技下乡、下基层
安徽医科大学发挥丰富的临床医疗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活动周期间共举办义诊及健康咨询活动8次。校研究生学院组织硕士、博士医疗服务队赴肥东县包公镇中心敬老院、计划生育中心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九三学社安医大基层委、九三学社安医附院支社组织专家赴金寨县果子园乡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第四附属医院组织内、外、妇、儿专家赴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开展“专家到乡镇、健康送百姓”大型义诊活动;第一附属医院专家赴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现场捐赠药品2000元。
合肥市科技局在肥东县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赶集活动,接受群众咨询达2000多人次,散发宣传材料4000多份;深入全县18个地震群测群防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增强抗震设防意识,散发《地震小常识》等宣传材料1万多份。包河区科技局制作以《科学预防核辐射》、《关爱生命安全》、《地震知识》为内容的展板共200块,在辖区中小学、各街道社区、区直机关展厅巡展;购买2000本《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防灾避险知识》,发放到全区55所中小学;与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邀请中国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的专家,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池州市组成2012年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团在仁里镇高宝村和小河镇莘田村开展“名优茶、高山蔬菜栽培知识讲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讲座”等农村实用技术和以“依靠科学、珍惜资源、摒弃陋习、关爱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咨询、宣传活动,市、县科技和农业部门发放500本农村科技书籍和1000多份农村新技术推荐材料,并细心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县农委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与农民朋友一道观察分析农作物生长和病虫防治情况,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淮北市科技局联合烈山区政府在宋疃镇组织 “烈山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科普宣传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举行。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介绍部门惠民政策,解答居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卫生等问题。烈山区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现场开展义诊,为居民群众免费诊疗。来自宋疃镇500多人次居民群众接受咨询,发放民生科技、医疗卫生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此次活动的成功举行,对烈山区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滁州市科技局组织市县级科技特派员50余人,进农村、到田头,开展高效农业栽培技术培训与指导,大大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凤阳县结合“百名农业专家进百村”活动进行了专题养殖培训;定远县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医药、送种子”等四送活动,向农民群众赠送了《葡萄丰产栽培》、《猪病防治关键技术》等农业科技书籍,免费发放农作物新品种;全椒县科技局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村,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活动。
(五)校园活动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14、15号两天共接待了将近6000位参观者,比去年增加了1500多名,为本次科技活动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示的项目主要有听觉研究、视觉研究、认知科学、斑马鱼行为学、鸟类生态、植物温室、晶体展示、植物展板与标本、动物展板与标本、生命起源科普视屏以及鸟类生态学讲座、生命科学公共实验平台大型仪器、叶脉书签制作、iGEM面对面等。校博物馆也隆重推出《国宝复活——望湖斋叶宏明大师南宋官窑精品展》和《俄罗斯精神的颂歌——不同时期毕业于列宾美院及苏里科夫美院十三位画家的作品展》以及深受好评的《钱学森与中国科大特展》和《跨越两极科考展——讲述南极北极西沙的故事》四个展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安排信息科学实验中心对公众开放,同时服务机器人进行现场演示,这种机器人“能听会做”,能听懂简单的句子,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能识别人、物体和简单手势,帮助人找东西、拿东西等,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儿童驻足观看,两天接待参观者5400多人。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办特殊的展览活动“化学力量魅力化学魔术秀”,展示了化学的无限风采。有趣的化学实验,迷人的化学魔术,吸引了大批学子驻足观看。化学化工学院举办了一场化学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分别选取了六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化学与交通”、“化学与服饰”、“化学与饮食”、“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医疗”、“化学与家居”进行宣传展示,让大家更为清晰的看到化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安徽医科大学开展健康及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宣教活动。组织了包括农村常见病健康教育活动、“打开脑卒中防治知识之门”健康宣教、儿科血液病诊治讲堂、认清“多动症”健康宣教、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普及健康宣教、“糖尿病自我管理面面观”健康宣教、“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与医患沟通”健康宣教、健康教育大讲堂等。各类科普宣教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参与公众的好评和肯定。
安徽农业大学举办“创新点缀人生,科技成就未来”学术科技活动月活动。活动共设竞技活动、实践活动、“院长风采”学术系列讲座等14个子活动,系统展示了第九届“学术科技活动月”、第四届“兴农杯”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成果,对第五届“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校首获科大讯飞创业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作出宣传,在营造活跃的学术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技文化素质、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六)各市、县活动内容丰富
各市在科技活动周期间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群众的实际需要,举办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合肥市科技局组织开展多场政策宣讲培训活动。组织市直相关单位,面向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有关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讲对接活动。为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合肥市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和政府为企业服务的职能,提高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和IT服务的管理水平,面向全市IT和软件企业负责人,在合肥国家民营科技企业园召开了IT专场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国际流行体系CMMI(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和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六安市开展“专家教授企业行”活动。围绕市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邀请合工大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开展产学研务实对接。就“秸秆沼气发酵和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 “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系列产品研发”和“工程机械车辆驱动桥降噪技术”等达成了合作意向,专家教授们还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芜湖市开展送科技进校园活动。一是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如南陵县邀请了地震局专家到家发中学为师生讲解防震减灾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举办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鸠江区、芜湖县等县区邀请了消防支队官兵、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开展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芜湖县和繁昌县举办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短片、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开展创新竞赛等,芜湖县还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航模制作竞赛和科幻画创作大赛,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广大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重实践的热情。
安庆市举办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班。安庆经济开发区科技局、安庆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会。会上市科技系统各部门业务负责人讲解了知识产权、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等相关科技政策。
滁州市举办多场产学研对接活动,积极引技引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一是市科技局举办了滁州学院与安瑞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二是南谯区科技局组织开展了上海海洋大学与滁州长江水产良种场产学研对接活动,开展了技术指导和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三是全椒县科技局组织14家企业与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会。四是来安县科技局赴安徽科技学院进行产学研对接活动,达成了共同发展现代农业合作意向。五是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新民等3位教授来滁与滁州市德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了产学研对接活动。
马鞍山市为培养青少年科学意识,开展科技活动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会同市科协开展了全市第四届青少年学生科学知识竞赛活动;市妇联实验幼儿园开展主题为“爱科学、爱幻想——小制作大交流”活动;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ERP沙盘比赛、视觉书画大赛等科普活动;金家庄区以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论坛、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及青少年科学实验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展科技创新进校园系列活;含山县在县中小学,以科普讲座、防震演练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震减灾宣教专项活动。
淮南市谢家集区科技局对全区20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发明专利培训,有效地加强了企业自我创新及发明专利申请保护意识。培训班上,谢家集区政协副主席陈光带领各企业负责人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时,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工程师作了发明专利申请的专题讲座。讲座结合国内外知识产权的现状,并辅以大量的文献、事例、数据,详细的介绍了专利制度、专利权的概念和特征、专利法的主要内容以及企事业单位如何开展专利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尤其重点阐述了发明专利对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活动主题鲜明,宣传方式灵活多样,宣传面广。《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和中安在线等新闻媒体对省及各市科技活动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程报道。采用新闻采访报道、召开专题报告会、举办专家讲座、播放科普声像作品、进行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宣传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安徽省科技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仅合肥地区就组织各类科普活动近百余项,发放各类科普资料10多万份,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各市、县区也分别利用地方媒体对本次科技活动周专题报道,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形成了科技活动周的宣传效应和品牌效应。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