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承建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运行成效显著
日期:
2012年09月11日 10:54
来源:重庆市科委
中心运行一年多来,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试验示范条件的基础上,从全市引进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丝瓜、黄瓜、豇豆、冬瓜、苦瓜等蔬菜作物共计30多个品种,这些从重庆市带去的新品种在当地试验示范效果良好,深得当地群众喜爱。其中水稻高产示范亩产达580公斤,是当地产量的近6倍;饲用玉米高产示范亩产达450公斤,较当地品种提高50%以上。蔬菜产品已经供应坦桑尼亚各大超市、中资机构、宾馆等,在坦桑尼亚影响很大。
中心还对坦方农技人员、大学生、种植户代表及当地的乡村干部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种养殖技术培训,通过课堂讲解、田间示范、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其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已培训5期,培训人员60余人。坦桑尼亚总统、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烟草研究所等坦方领导、专家多次到中心进行考察、学习,坦桑尼亚农业部研究司司长Myaka博士专门就移交后中心的功能、运行机制、中坦技术合作机制、技术合作项目等进行了商谈。中心还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菲律宾、香港、世界银行等国家、地区、组织的11个大学40余名国际专家的考察交流。
中心的成功运行充分展示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实力,对促进重庆市农业企业步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良性发展轨道,扩大重庆农产品出口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增进中非友谊,扩大中国农业国际影响力,加强中非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我国承诺的援非工作八项举措的十四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之一,由重庆市政府实施,市农科院控股的重庆中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中心位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总面积62公顷,分为办公与培训区、试验展示区及生产和示范区三个部分。示范中心内将集水稻、玉米、蔬菜、香蕉组培苗等试验展示于一体,同时进行蛋鸡养殖的试验和培训等。
由重庆市科委和外经贸委、农委、财政局等部门联合资助,重庆中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自2011年4月成功移交以来,借助本市科技、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开展品种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及合作交流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心运行一年多来,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试验示范条件的基础上,从全市引进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丝瓜、黄瓜、豇豆、冬瓜、苦瓜等蔬菜作物共计30多个品种,这些从重庆市带去的新品种在当地试验示范效果良好,深得当地群众喜爱。其中水稻高产示范亩产达580公斤,是当地产量的近6倍;饲用玉米高产示范亩产达450公斤,较当地品种提高50%以上。蔬菜产品已经供应坦桑尼亚各大超市、中资机构、宾馆等,在坦桑尼亚影响很大。
中心还对坦方农技人员、大学生、种植户代表及当地的乡村干部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种养殖技术培训,通过课堂讲解、田间示范、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其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已培训5期,培训人员60余人。坦桑尼亚总统、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烟草研究所等坦方领导、专家多次到中心进行考察、学习,坦桑尼亚农业部研究司司长Myaka博士专门就移交后中心的功能、运行机制、中坦技术合作机制、技术合作项目等进行了商谈。中心还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菲律宾、香港、世界银行等国家、地区、组织的11个大学40余名国际专家的考察交流。
中心的成功运行充分展示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实力,对促进重庆市农业企业步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良性发展轨道,扩大重庆农产品出口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增进中非友谊,扩大中国农业国际影响力,加强中非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我国承诺的援非工作八项举措的十四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之一,由重庆市政府实施,市农科院控股的重庆中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中心位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总面积62公顷,分为办公与培训区、试验展示区及生产和示范区三个部分。示范中心内将集水稻、玉米、蔬菜、香蕉组培苗等试验展示于一体,同时进行蛋鸡养殖的试验和培训等。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