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重庆 > 最新动态
融入与发展—重庆市2012年区县科技工作盘点(二)
日期: 2013年01月06日 10:49       来源:重庆市科委
【字号:

石柱县出台“科技创新17条”政策

 

    2012年,石柱县出台《石柱县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17条的通知》(石柱府发〔2012〕102号),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全县经济转型升级。2012年,本级应用研发资金预算投入数达2250万元,增长比例达21.6%;重庆东田药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五黄养阴颗粒”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突破石柱县无高新技术企业的历史。现将政策主要摘录如下: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由现阶段县财政预算支出的1%提高到1.7%。
    鼓励企业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新产品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奖励5万元、3万。
    鼓励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15万元奖励。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创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新认定的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30万元、50万元资助。
    鼓励支持建设特色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工业科技孵化器,鼓励投资兴办科技检测和工业(创意)设计等公共平台。
    鼓励和支持高层次科技人员携带专利、科技成果、人才团队到石柱县创办科技型企业(投资强度在1000万元以上),给予50至100万元资助。
    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基金,企业申报成功按照1:1配套资金支持。
    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按30%比例逐年递增。
    进一步完善县校(院)合作机制,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县校合作经费。

 

北碚区充分发挥创新基金引导作用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北碚区充分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扶持7家中小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水平,1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企业被命名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安碧捷生物在OTC市场挂牌交易,大唐科技正在进行主板上市前的辅导;天缔光电、凯宝动力等获得过创新基金支持的产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
    一是政策执行到位,激发企业创新热情。2009年,北碚区出台《北碚区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率先将地方配套资金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对每个项目进行资金配套。截至目前,北碚区有40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创新基金项目42个,资金总额315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510万元。
    二是贴身服务到位,提升科技项目质量。设立北碚两江生产力促进中心,帮助企业建立“科技档案”,引进中介机构开展专题培训,选派科技特派员“一对一”辅导,北碚区近年项目推荐立项的成功率提升到70%。
    三是监督管理到位,高效使用科研资金。坚持对项目采取申报前、拨款前、结题验收前的实地调查,确保项目真实可靠、实施进度可控。同时,以配套合同方式对企业提出科技发展指标,帮助企业加强对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北碚区已吸引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1.7亿元,新增税收近6000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64个,专利授权92项。

 

璧山县依靠科技助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璧山县围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绿色、高科技产业发展带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出台科技优惠政策,引进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生态意识,全力打造20平方公里生态工业园区。
    一、打造“绿色”工业园区,提升招商吸引力。璧山县坚持“生态立园”、“生态兴园”的理念,编制工业园区规划与县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做到高科技产业高度集聚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点加快园区骨干道路建设,加快对主、支干道的绿化大改造,促使企业退让道路两旁绿化空间。园区现已打造成“园林式”工业园区,建成区绿地率已达44.8%。围绕高科技产业定位招商引资,重点引进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IT企业配套项目;瞄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拉动带动性大的大项目,新引进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伟世通公司和台湾统一等。目前,璧山县已依法关闭了324家污染企业。
    二、引进科技型企业,培育笔电配套产业链。璧山县设立笔电配套中小企业园,约定“容积率1.2以上,厂房建设不少于三层”的统一建设规划、土地价格、优惠政策和税收强度,积极引进二、三级配套的中小型企业入驻。按照“以笔电配套企业招商为重点,非笔电配套企业招商齐头并进”的原则,璧山县2011年引进IT配套企业101家,今年签约笔电配套企业70家,其中行业排名前三企业33家,连续三年领跑全市。目前,累计已投产93家,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笔电配套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初见成效。
    三、加强科技管理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璧山县相继出台《璧山县促进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璧山县专利资助办法》、《璧山县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璧山县“十佳科技企业”评选表彰办法》和《璧山县“十佳科技人员”评选表彰办法》等,进一步促进璧山科技与经济的互融并进。建立“微电子项目落实专人联系制度”、“每个项目进展每月报告制度”、“科技工作者联系企业制度”等,为企业做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工、建设、投产等过程中遇到的难题。2012年,璧山县本级应研资金支出达3485万元,同比增长15.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