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市第四次党大会精神,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各区县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拓展了区域科技工作的发展空间,显著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现对部分区县科技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
渝中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渝中区科技工作围绕全区打造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一是搭建专业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新兴科技服务业,建设以互联网产业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共享网为纽带的、产业技术服务和创业支撑服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渝中区与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合作建设了软件评测公共服务平台,与图天科技、上海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中心和印度GTT合作建设了创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渝中区中小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已进入公开招标程序。
二是成立渝中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今年,渝中区投资新建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建成一站式科技服务大厅。服务中心与市电子商务协会、市信息服务业协会、市科技风险投资协会、市高科技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组建互联网科技产业促进会,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策划包装、业务培训、成果推广、科技融资、知识产权咨询等服务;通过论坛、沙龙等形式,为高新技术企业界人士提供信息、技术交流和学习的渠道。
三是建设互联网科技产业孵化基地。渝中区先后斥资近亿元投入互联网产业园的建设,形成环球大厦、广发大厦、港天大厦、华安大厦、中华广场等科技创业孵化基地,总面积60000平方米,2012年被授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上清寺至两路口互联网产业街区入驻和集聚新浪重庆、百度重庆、大龙网、聚焦人才网、君盾科技、中国缴费网、银宝网络等互联网科技企业160家,初步形成互联网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
四是加强现代服务业企业科技创新。围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渝中区科委实施“育苗扶壮”企业培育发展工程,2012年下达区级各类科技计划42项,总计科技经费1100万元,培育扶持一批成长型好、带动性强的科技企业。龙头企业重点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等给予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等予以倾斜。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支持760万元,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
梁平县建设光电科技产业园加快“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型发展
2012年,梁平县科委紧扣本县“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型发展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抢抓实施重庆市“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机遇,大力发展光电科技产业,成为全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一号工程”,实现了该县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的战略转变。
一是牵头制定产业规划。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由县科委牵头组织市内外12名光电专家,历时6个月科学编制了特色鲜明、产业配套、功能完善的占地5.06平方公里的《重庆光电科技产业规划》。至2015年,实现年产值60亿元、利税6亿元;至2020年,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利税15亿元以上,成长为国家光电产业格局中承东启西的重要产业集聚区。
二是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大学、中科渝芯电子有限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开展技术合作,县政府聘请6名光电专家组成专家团队,依托重庆平伟实业建立了“重庆光电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硕士工作站”,着力解决光电科技人才队伍和涉及光电产业链的重大技术问题。新引进国内外先进光电研发检测设备54台套近7000万元,研发光电器件68个,申请专利77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新建光电器件生产示范线4条,使半导体分立器件企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同时,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南方山地城市道路照明技术及示范”落地实施,开展半导体照明试点县工作。
三是牵头开展招商引资。按照产业链布局,梁平县科委牵头组建光电招商队伍,到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开展光电产业科技招商、以商招商,取得招商成效。目前,已引进4家光电企业落户光电产业园,新签订引资协议5家。
四是建设光电科技产业园区。首期投资近3亿元建设230亩重庆光电科技产业园,由平伟实业集团牵头承建,于今年10月动工建设,力争180天竣工。同时,投资1.2亿元建设2.5万平方米重庆光电科技创新大楼,建设60000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园区,目前梁平县自勇电器科技公司等3家企业入驻。
一年来,通过光电产业发展,梁平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科技工作,年内党政主要领导3次到县科委听取汇报、解决问题、部署工作。县科委形成每周、每月主动分别向县政府和县委主要领导汇报的工作机制。同时,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政策,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出台了招商引智、科技企业用地及税费减免、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政策;在科技投入方面,2011年安排本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近1700万元,今年突破2200万元,均拨付给科委统筹安排使用,县财政还另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县科委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经费;在机构人员安排方面,去年和今年县科委分别增加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各2名。
丰都县科技助推肉牛电子交易中心建设
2012年7月26日,丰都县科委规划、建设的全国首个肉牛电子交易中心--中国(重庆)肉牛电子交易中心开市,实现内地肉牛网络电子交易“零”突破。开市当天上午,中心网购交易166笔共3161头。
电子交易中心在丰都农业(肉牛)科技园占地800多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2012年被列入市科委科技支撑示范工程“重庆肉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实施。该中心依托丰都县科委牵头在各乡镇(含规模肉牛养殖场)安装的动态信息平台终端和中国南方(恒都)肉牛综合交易市场,通过现代网络资源,运用场外远程报价、场内公开竞价的价格发现机制,采用要约交易、竞拍交易等模式,为客户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价平台。
在电子交易中心建设过程中,丰都县科委邀请国内知名肉牛专家开展交流合作,与恒都农业开发公司共同组建项目团队,完成肉牛电子交易中心的总体规划,制定了近期和中长期战略目标,明确了中心的业务模式和交易模式。同时,建成肉牛电子交易大厅,购置安装相关硬件、软件,引进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打造了一个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以肉牛、牛肉制品及其生产资料为特色的电子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价格信息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预计三年后建成一个操作简便、功能完备、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交易繁荣、公正安全的全国性电子交易中心。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