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重庆 > 最新动态
融入与发展——2012年重庆区县科技工作盘点(三)
日期: 2013年01月22日 09:39       来源:重庆市科委
【字号:

大渡口区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2012年,大渡口区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激发和增强了企业创新活力。目前,引导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比“十一五”总和翻了一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同比增长200%;开发高新技术产品73个,同比增长248%;新增国家级、市级重点新产品37个,同比增长82%。地区投入150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研发,带动企业自身科研投入达2.34亿元,吸引10余家科技型企业落户天安科技产业园。
    一是设计一套政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率先在全市实施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制定“科技创新21条”政策,设计出台《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将政府科技投入用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转型、促发展的“刀刃”上。比如,企业成功组建国家级工程中心,区政府直补100万元;高层次科技人次携专利创办科技企业,可给予创业资助100万元;允许企业将30%-50%的区级科技资助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设置一个机构,搭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经区长特批,区编委同意,专门设立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辖区企业提供孵化培育、技术咨询等全面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同时,策划并启动重庆市“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天安科技产业园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在天安科技产业园内购置1600平米的科技服务“物化”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技术与成果展示及交易中心、产学研合作、孵化基地及公共技术服务等六大核心功能。该平台已被确定为全区支持建桥园区转型升级的三大平台之一,吸引了中科院重庆分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加入组建大渡口工业设计分中心、区域知识产权托管平台等,全面整合政策、技术等科技资源,拓宽科技服务领域,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成立一个公司,组建科技产业创业基金。以开展科技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切实落实市科委与大渡口区签订的《关于开展科技创新创业试点支持大渡口区转型发展的框架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市区金融合作新模式。成立大渡口区科技投资公司,与市科委共同组建5000万元的市区合作科技创业基金,即,大渡口区科技产业创业基金,为辖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投融资服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涪陵区率先构筑新型科技服务大平台

  
    2012年,涪陵区科委围绕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组织涪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涪陵区金渠企业孵化器公司共同组建了涪陵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构筑了全市区县首家一站式新型科技服务大平台。旨在解决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慢、科技与经济融合难,以及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孵化器服务内容交叉混合等问题,拓展了服务能力,增强了服务合力,突破了过去“业务分散、办事不便、效率不高”的传统服务方式,基本形成了“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及新的运行模式。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中心建设采取“125812”构架,“1”即一个1000㎡的一站式综合科技服务大厅;“2”即中心由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金渠科技企业孵化器两个单位的人员构成;“5”即中心设立创新服务部、创业服务部、科技金融部、孵化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等5个部门;“8”即中心服务大厅开设孵化服务、项目策划、认证认定、税收扶持等8个服务窗口;“12”即中心开展项目策划、科技合作、科技金融、资源共享等12项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分别由2家单位法人担任,在服务工作方面对人财物和业务实行集中管理、协同运行、统一考核。
    二是增强服务功能。中心集成涪陵区科委部分行政、事业、企业的服务职能、职责和资源,并将中科院技术转移涪陵分中心、涪陵榨菜生产力促进中心、渝港科技合作涪陵示范服务中心、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涪陵服务分中心、科技部西信科技查新涪陵分中心、涪陵区科技担保专项资金等六大特色(专业)服务资源集聚到一起,重点打造“共性科技、行业技术、科技金融、科技检测、产学研合作”等五大核心服务业务体系和“综合性与专业性、共性与行业生、合作与共建”三个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近年来,中心共服务企业800余家,重点孵化服务企业88家;实施产学研技术对接项目150余项,技术服务200余次,信息及咨询服务2000余次,培训服务3000余人次,帮助企业获国市区级项目经费6000余万元、专利授权920项、科技成果68项、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67个、国市区级技术创新机构3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市区级创新型企业46家,帮助企业获科技担保贷款1.81亿元、投融资补助400余万元,为企业增加利税3亿元。中心先后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级微型企业科技孵化器各一个,并被授予“市级都市工业楼宇”、“市级创意产业基地”、“市级共青团创新创业基地”、重庆市科技金融平台天使计划“涪陵天使服务站”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