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重庆 > 最新动态
2012年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日期: 2013年05月28日 09:43       来源:重庆市科委
【字号:

    2012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知识产权拥有量持续增长,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逐步优化,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作用更加凸显。
    一、知识产权拥有量持续增长
    全市专利申请38924件,同比增长2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402件,增长29%;专利授权20364件,增长31.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26件,增长30.1%。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1年的1.65件增至2.34件,保持在全国第9位。
    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
    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拟定《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推进计划》,规划建设知识产权交流、整合、共享、支撑、交易、奖励、宣传七大平台。制定《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工作指南(试行)》。出台《关于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启动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网上监管平台,实现执法、司法信息共享。发挥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协调机制的作用,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多亿元,推动招商引资16.5亿元。组建外贸企业知识产权联盟,加强在渝涉外企业与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中央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行政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维权组织、知名企业的定期合作机制。成功申报国家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项目4个,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重庆直升机引进知识产权评议项目被评为全国唯一优秀项目,为全国重大项目知识产权谈判积累有益经验。定期发布相关商品的动态信息监测数据,强化专利预警。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试验区揭牌运行,完成全国首个云计算全产业链专利布局分析,建成全国首个集作品登记、证据保全、价值评估、版权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领先的重庆版权云端服务平台。建成电子证据保全中心和版权司法鉴定中心,实现知识产权侵权证据在线提取与保全。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发挥律师行业在服务知识产权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西部首家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落户北部新区。市级政府机关完成软件正版化的自查和整改工作。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政府完成了软件自查工作。
    三、“双打”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2年,重庆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万余人次,检查商家、企业等经营主体16万余次,立案查处案件6162件,捣毁窝点107个,涉案金额约4.1亿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市知识产权局加强执法维权体系建设,调处专利行政执法案件214件,其中调处专利侵权纠纷70件,调解其他专利纠纷124件,查处假冒专利20件。研究出台《重庆市专利行政执法工作指引》,专利执法委托实现区县全覆盖。建立四川、广东等九省市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案件转移和共同执法。重庆进入全国专利行政执法考核前10名。
    四、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全面、及时、准确宣传报道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正面舆论引导。据统计,91.2%的市民对知识产权有一定认识。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年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和2011年重庆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公布重庆法院2011年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利用12330、12315、12365、12360等维权热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组织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大赛。全年编辑出版《重庆知识产权》期刊6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数十万份,接受各类咨询10万余人次,《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媒体对重庆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深度报道。《重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明显成效》被新华社内参刊载,受到国家部委领导高度关注。
    全市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举办知识产权战略高级研修班,拉开了全市“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十大专题培训的序幕。举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级研修班”等培训42次,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专业人才5000余名。全年新培养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3名、“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13名、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名、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人才9名。建成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专家库、培训师资库、高层次人才库等市级知识产权人才库3个,收录专家信息158条。重庆1名知识产权专家跻身2011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行列。
    五、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更加显著
    成立两江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全市知识产权投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重庆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城市。市知识产权局开展上市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规避强化辅导,为企业提供国内外专利信息3万多条,解决关键技术专利难题132个、节约研发经费5.35亿元。43项企业核心专利纳入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产品产值193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4.7%,较上年增长3.7个百分点。出口专利产品从传统产业领域拓展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向国外申请专利150件,专利产品出口贸易额20.4亿美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