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重庆 > 最新动态
重庆市研制出世界首套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系统
日期: 2013年06月03日 16:28       来源:重庆市科委
【字号:

  在重庆市院士专项多年持续资助下,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王正国,带领交通医学研究所的尹志勇攻关小组,依托车辆/生物碰撞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研制出世界首套交通事故现场信息快速采集系统。5月22日,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23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上,基于该项研究的学术论文《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在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中的运用》受到与会专家的首肯,获大会最佳论文奖。
  传统的交通事故现场信息采集,通常采用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法及人工皮尺测量4种方式。这些方法分别存在设备昂贵、只能近景测量、易发生现场漏测漏标和数据错标、现场恢复交通后不能再次测量和核实数据等诸多缺点。该研究团队将航拍等技术运用于现场信息采集,运用GPS定位等技术,成功解决了航拍中不易操作、影像抖动、拍摄光轴与现场不能垂直、图像畸变以及精度误差等关键技术,通过数百次实验攻关,研制出以航模为载体的信息采集设备。同时,还研制了与之配套的信息分析软件,不仅能以事故现场为背景,全方位多角度逼真再现事故起因、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还能节省过去人工绘制现场图示的大量时间,快速生成交通事故实景图和现场图。
  该采集系统体积小、重量轻,配置和使用方便,能在10分钟内固化较复杂的交通事故现场信息,并能迅速将现场情况以最短时间传递到交通管理指挥中心,让后方第一时间了解事故概况。在该采集系统参与的重庆市3起交通事故现场信息采集和事故分析运用中,已体现出明显优势。
  在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上,已有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知名专家表达了“共同促进该项技术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的强烈合作愿望。随着该系统的不断完善,传统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模式将有望被取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