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广东省专业镇与部属高校对接,推动地方政府与相关高校加强合作,实现地方特色产业与高校技术的有效结合。2006年,省部产学研办公室首批立项资助了花都区狮岭镇、丰顺县汤坑镇、四会市东城街道办、中山市黄圃镇、顺德区勒流镇、顺德区均安镇6个专业镇与高校成功对接。
花都区狮岭镇针对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实习实验基地”及四川大学“狮岭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促进行业创新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丰顺县汤坑镇针对丰顺县汤坑镇电声行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行业技术创新后劲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行业难以形成明显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等问题,通过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借助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力量与资源,搭建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四会市东城街道办,针对四会市玉器行业的工艺制作水平、商品网上展销技术手段等影响四会玉器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通过组织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解决玉器行业检测、设计、制造、网上展销等行业共性技术问题,建立公共的技术服务机构。
中山市黄圃镇通过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针对粤式传统腊肉制品风味难以控制、过氧化值和酸价容易超标、保质期短和工业化生产程度低导致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开展研究,在现代加工技术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2个层面上解决长期影响粤式腊肉制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顺德区勒流镇通过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针对勒流小五金行业金属材料表面钝化所造成的六价铬污染问题 ,采用无铬钝化清洁生产技术, 从源头上杜绝钝化工艺中六价铬污染。同时利用纳米成膜技术,研制锌、铜及不锈钢金属表面无铬钝化剂及钝化工艺。
顺德区均安镇针对均安镇安牛仔服装创新能力弱的问题,通过与东华大学共建牛仔服装创新平台,提升“均安牛仔”的工艺和创新能力,创造自己的品牌;打造供应分销流通体系,使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具备高档服装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占领国内市场,树立“均安牛仔”的区域品牌打响国际市场。
各专业镇通过与部属高校的合作,各有关高校认真研究专业镇的技术需求,组织精干力量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将本校技术力量和科技成果引入到相关的专业镇,共建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有效地提升专业镇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专业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广东省专业镇与部属高校对接,推动地方政府与相关高校加强合作,实现地方特色产业与高校技术的有效结合。2006年,省部产学研办公室首批立项资助了花都区狮岭镇、丰顺县汤坑镇、四会市东城街道办、中山市黄圃镇、顺德区勒流镇、顺德区均安镇6个专业镇与高校成功对接。
(广东省科技厅)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