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西安2009年科技工作亮点纷呈
日期: 2010年01月22日 13:44       来源:SRC-125
【字号:

    2009年,西安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扩内需促增长有关决策和部署,实现2个创新跨越、3个积极作为、4个持续推进。

    一、2个创新跨越

    (一)颁布西安科技进步条例,铸造西安科技事业“里程碑”。西安市第一部科技法规《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对彰显西安科技大市的优势地位,提升西安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大作用。

    (二)谋划科技资源统筹思路,开辟资源统筹模式“新途径”。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通过《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后,西安市科技局开展科技资源调查,起草《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二、3个积极作为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有效举措编织西安经济的“防寒服”。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前启动科技重大项目,投入全年50%以上的科研经费,应急启动了50项重大科技项目。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合作共同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引领企业快速脱离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2009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市委书记孙清云同志专访,专访中孙书记特别强调了“西安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持保增长的治本之策,把科技重大项目拉动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载体和途径,推进企业加速高新技术重点产品开发和规模化发展”,是西安经济“遇寒不冷”的主要原因,“西安制造”成为西安经济增长“防寒服”。

    (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示范试点成为高新技术的“领头羊”。抓住国家扶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机遇,积极申报科技部“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并获批准。目前,应用材料全球太阳能研发中心、西安高新区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两个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区已启动建设。

    (三)积极引导区县科技园区建设,科技会商开启市区(县)合作“新局面”。2009年,积极探索科技工作的新方法,建立了具有我市科技特色模式的“市区(县)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分别与碑林区和高陵县签订了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启动了碑林区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高陵县商用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11项。

    三、4个持续推进

    (一)加强产业联盟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在强化西安石油服务产业联盟的同时,新组建了西安电力电子产业联盟、生物医药研发产业联盟和数字旅游产业联盟等6个产业联盟,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2009年仅西安石油服务产业联盟的产值达6亿元,较上年增加81.8%。

    (二)完善技术市场平台,技术交易额再创新高。2009年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35.45亿元,比2008年增长44.93%

    (三)加强知识产权培育,提升优势企业竞争力。2009年,扶持重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5家。西安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2510件,首次突破10000件大关,提前13个月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四)搭建科技共享大平台,提升西安科技影响力。2009年,依托高校院所人才、技术、智力优势,吸纳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提高企业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组织并推荐西安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与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申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我市已有4家单位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是各省市获得认定最多的城市。

    (西安科技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