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举措打造科学使者行动 成为国内知名科普品牌
日期:
2013年07月24日 10:31
来源: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一、立足高端,科学大使品牌效应不断加大
科学大使行动计划是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牵手中小学校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从2003年开始,广州市开始探索实施科学大使行动计划,首次与市教育部门合作,在市科普计划中设立科学大使专项,尝试开展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2009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科学大使行动计划方案》,进一步推进科学大使计划在全市“开花”。相继开展了“千师万苗工程”、“科技馆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学传播行动”、“千名博士携手万名学生”、“科学使者校园行”等系列品牌活动。在此基础上,2010年开展“千名博士携手万名学生”科学使者校园行活动,组织广州近千名博士高端人才,向全国博士发出“走进中小学校,争当科学使者,传递科学火炬”的活动倡议,使博士科学使者的品牌影响至全国。由广州市科信局联合羊城晚报社组织的珠江科学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科技发展,为公众开展多个学科领域的科普讲座,已成为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科学论坛。此类活动有效地提升科学大使品牌效应。
二、成效显著,科学大使活动影响面不断扩大
为提升科学使者的影响,打造全国知名科普品牌,广州市建成以广州博士俱乐部博士会员为主体的科学使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开通“科学使者在行动”专题网站,建立广州市科学使者数据库,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科技工作者提供平台。目前,已有400名博士注册成为科学使者。“2012科学使者校园行”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点活动,组织广州市博士和科技工作者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实现科学使者与社会公众“无缝对接”。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吸引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活动,从而不断扩大科学使者的知名度和影响面。截至2012年,博士科学大使进入中(小)学、社区、山区,开展科普讲座近百场,参与博士已超千人次,参与活动学生近10万人次。科学使者通过科普讲座、指导科学研究等形式,一批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研究成果,在国家和省市科技竞赛上屡获大奖。如广州市第五中学承担的模型飞机风洞装置,获得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成果金奖。旧部前小学完成的萤火虫研究论文,获得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发挥优势,科学大使队伍不断壮大
充分发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资源优势,建立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送展品进校园等形式,组织广州地区34家科普基地,不定期在广州市40余所中小学校巡回展示,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普、走进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积极吸引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成为科学使者是扩大队伍的新举措。近年来,广州市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院士专家科普论坛,为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参与科学传播提供平台。由广州市科协联合广州日报组织的广州科普大讲坛,着眼时事热点,反映市民需求,开展科普报告、科技成果展览、专家一席谈、现场咨询答疑等多位一体的科普活动。由广东科学中心联合南方都市报举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以讲座、沙龙等形式,为市民普及科学知识。截至2013年,广州市举办院士专家科普讲座共80场,有300多名专家参与,其中大部分为外地院士专家,还有部分国外专家,科普人群达3万余人。
为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传播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普活动,近年来广州市不断探索和推进实施科学大使行动计划,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科普品牌。
一、立足高端,科学大使品牌效应不断加大
科学大使行动计划是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牵手中小学校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从2003年开始,广州市开始探索实施科学大使行动计划,首次与市教育部门合作,在市科普计划中设立科学大使专项,尝试开展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2009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科学大使行动计划方案》,进一步推进科学大使计划在全市“开花”。相继开展了“千师万苗工程”、“科技馆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学传播行动”、“千名博士携手万名学生”、“科学使者校园行”等系列品牌活动。在此基础上,2010年开展“千名博士携手万名学生”科学使者校园行活动,组织广州近千名博士高端人才,向全国博士发出“走进中小学校,争当科学使者,传递科学火炬”的活动倡议,使博士科学使者的品牌影响至全国。由广州市科信局联合羊城晚报社组织的珠江科学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科技发展,为公众开展多个学科领域的科普讲座,已成为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科学论坛。此类活动有效地提升科学大使品牌效应。
二、成效显著,科学大使活动影响面不断扩大
为提升科学使者的影响,打造全国知名科普品牌,广州市建成以广州博士俱乐部博士会员为主体的科学使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开通“科学使者在行动”专题网站,建立广州市科学使者数据库,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科技工作者提供平台。目前,已有400名博士注册成为科学使者。“2012科学使者校园行”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点活动,组织广州市博士和科技工作者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实现科学使者与社会公众“无缝对接”。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吸引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活动,从而不断扩大科学使者的知名度和影响面。截至2012年,博士科学大使进入中(小)学、社区、山区,开展科普讲座近百场,参与博士已超千人次,参与活动学生近10万人次。科学使者通过科普讲座、指导科学研究等形式,一批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研究成果,在国家和省市科技竞赛上屡获大奖。如广州市第五中学承担的模型飞机风洞装置,获得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发明成果金奖。旧部前小学完成的萤火虫研究论文,获得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发挥优势,科学大使队伍不断壮大
充分发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资源优势,建立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送展品进校园等形式,组织广州地区34家科普基地,不定期在广州市40余所中小学校巡回展示,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普、走进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积极吸引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成为科学使者是扩大队伍的新举措。近年来,广州市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院士专家科普论坛,为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参与科学传播提供平台。由广州市科协联合广州日报组织的广州科普大讲坛,着眼时事热点,反映市民需求,开展科普报告、科技成果展览、专家一席谈、现场咨询答疑等多位一体的科普活动。由广东科学中心联合南方都市报举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以讲座、沙龙等形式,为市民普及科学知识。截至2013年,广州市举办院士专家科普讲座共80场,有300多名专家参与,其中大部分为外地院士专家,还有部分国外专家,科普人群达3万余人。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