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广东 > 最新动态
广东步入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 积极探索将科技创业作为培育大型企业的新方向
日期: 2013年08月26日 16:53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字号:

    当前,广东省已进入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正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经营规模超千亿、超百亿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近年来,大量科技创业型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为培育大型企业提供了有益启示和重要参考。北京中关村已连续多年新涌现100家以上规模超亿元的高成长性企业,其中小米科技在2年内成为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经调查研究,省科技厅认为广东省应将科技创业作为培育大型企业的主要方向。

    一、遵循科技与经济发展新规律,将创新创业作为大型企业培育的主要方向

    一是伴随着制造业全球化向创新全球化的转变,创业者成为未来科技与经济的主导者。近30年来,广东遵循了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的规律,实现低成本的崛起。而创新全球化则是以高端辐射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创新资源向经济发达、创新活力强、创新环境优良的区域集聚,并且围绕着创业者流动。如北京中关村部分孵化器的场租达到9元/㎡•天,超过广州高档写字楼的场租价格,但是每年新增入孵企业超1万家仍供不应求。因此,广东省应遵循创新资源高端集聚的规律,优化创业环境,增强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
   
    二是经济演化速度越来越快,科技创业成为培育大型企业的捷径。纵观跨国企业发展历程,大型跨国企业成长周期越来越短。福特历经百年、惠普用了68年、英特尔用了35年、微软用了25年、谷歌用了10年,而facebook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成为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可见,科技创业型企业更多的是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改变行业竞争结构、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顾客需求进行价值创新而迅速做大做强。因此,我省要培育大型甚至跨国企业,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促进创新创业。

    三是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广东,亟需建立以创新创业为重心的产业管理新逻辑。抓大企业、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是工业经济时代传统产业管理的逻辑,属于静态发展思维;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型的传统产业发展路径,已不符合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广东实际。当前,我省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华为、中兴、TCL等大型企业的支持,而且蕴含在大批科技创业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如广州高新区的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其产品YY语音在不到3年内打造成国内第一大游戏语音通讯平台,并顺利在美国NASDAQ上市。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广东省应充分遵循新经济和要素流动规律,引导产业管理的工作重心聚焦于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和服务创业企业的平台、机构。

    二、顺应创业企业的新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完善政府资源配置方式,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在创新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创业企业呈现出创业主体多元化、创业追求原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创业企业要素和市场结构高端化、创业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创业孵化的服务模式多样化等新特点,对政府职能也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改变政府资源配置的方式。由于创业企业不确定性增多,要求政府从直接支持企业到间接支持企业,更加注重平台的搭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支持服务机构和服务行为,发挥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二是提高创新创业效能。科技成果要成为商业价值,还需历经催熟、孵化等过程,政府需要促进各个环节有效链接和健康发展,努力形成“研发-创业-商业化、价值化”的创业生态链条。三是加强政策环境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要围绕创业动力机制、科技创业企业的孵化和培育机制、加速成长机制、企业做大做强机制,加强政策环境建设。

    下一步,为有效推进科技创业企业发展成大型企业,建议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围绕“研究开发-前孵化-孵化-加速成长-专业园区”的完整孵化链条,建设创业孵化载体。二是培育和引进大量的创业者。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创造良好的创业和政策环境,支持各类人才到孵化平台“拎包创业”;特别是培育和引进系列创业者、跨区域创业者和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三是形成“天使+孵化”的企业孵育模式。建立完善人脉链接模式,对每一个创业环节进行最优匹配,实现创业资源的最优整合。四是建立企业成长的加速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空间专业化、形态多元化的加速器建设格局和功能完善化的企业加速机制。五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创业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进入大企业并购视野、促进产业垂直整合,加快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