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日期:
2013年09月11日 14:54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的相互转化,建立常见呼吸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体系,建立适宜国情的诊疗药物和技术为临床研究重点。旨在以呼吸常见四大疾病(肺感染与肺损伤、肺癌、慢阻肺、慢性咳嗽与哮喘)为基础,加强生物资源库及华南地区细菌耐药、呼吸道病毒监测网建设,完善呼吸诊疗中心和呼吸疾病工程中心建设,加强与国际、国内呼吸中心、基层的合作网络,加速简易呼吸疾病防治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目前,中心已建立病原资源库和产学研平台,搭建起较高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并组织参与制定多个诊治规范和指南近年承担各级别科研课题191项,组织开展 73 项临床研究,发表文章1121篇,授权专利 60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建立预警和风险评估新方法、慢性肾病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治、慢性肾病转化医学研究、规范临床研究和数据管理体系为重点研究任务。目标通过承担国家重大临床研究任务,开展和评估慢性肾病诊疗新技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培训临床研究和基层防治队伍,引领珠三角地区和全国慢性肾病防治事业发展。目前,中心已建立超过7万例的队列和生物样本库,近年承担省部以上科研课题56项,在SCI、医学和肾脏病学等期刊发表论著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 件,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1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网络是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相关疾病领域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发展的组织中心和承担主体,也是促进医学科技向临床的转化应用和向基层普及推广的实施主体。广东省首批认定单位将大力发挥其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协同创新,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治技术服务水平。
8月29日,由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总后卫生部共同组织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首批认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名单。其中,广东省入选两家单位,分别为钟南山院士牵头,依托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建的“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侯凡凡院士牵头,依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组建的“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认定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单位,涉及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6个疾病领域。广东省获首批认定单位2家,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二。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的相互转化,建立常见呼吸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体系,建立适宜国情的诊疗药物和技术为临床研究重点。旨在以呼吸常见四大疾病(肺感染与肺损伤、肺癌、慢阻肺、慢性咳嗽与哮喘)为基础,加强生物资源库及华南地区细菌耐药、呼吸道病毒监测网建设,完善呼吸诊疗中心和呼吸疾病工程中心建设,加强与国际、国内呼吸中心、基层的合作网络,加速简易呼吸疾病防治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目前,中心已建立病原资源库和产学研平台,搭建起较高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并组织参与制定多个诊治规范和指南近年承担各级别科研课题191项,组织开展 73 项临床研究,发表文章1121篇,授权专利 60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建立预警和风险评估新方法、慢性肾病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治、慢性肾病转化医学研究、规范临床研究和数据管理体系为重点研究任务。目标通过承担国家重大临床研究任务,开展和评估慢性肾病诊疗新技术,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培训临床研究和基层防治队伍,引领珠三角地区和全国慢性肾病防治事业发展。目前,中心已建立超过7万例的队列和生物样本库,近年承担省部以上科研课题56项,在SCI、医学和肾脏病学等期刊发表论著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 件,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1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网络是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相关疾病领域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发展的组织中心和承担主体,也是促进医学科技向临床的转化应用和向基层普及推广的实施主体。广东省首批认定单位将大力发挥其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协同创新,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治技术服务水平。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