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日期:
2012年03月07日 09:42
来源:甘肃省科技厅
经省政府批准,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奖授予程国栋、范多旺同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7项、甘肃省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168项。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出席会议,向获得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程国栋和兰州交通大学教授范多旺颁发获奖证书。郝远副省长在会上宣读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宣读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奖项目名单。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201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刘伟平指出,近年来,全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重大科技专项攻关,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省科技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但还存在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利用能力不强、基层科技发展比较薄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刘伟平强调,当前,甘肃省正处在黄金发展期、政策叠加期和奋力跨越期,聚焦培育产业优势、加快开发开放、强化基础设施、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引领和创新驱动作用。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扎实做好科技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健全完善技术转移机制,深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通过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集中力量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要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推进科技与教育、文化融合支撑、相互促进,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社会管理创新,使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瞄准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理论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强化学科交叉和协同攻关,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刘伟平要求,各级政府要紧紧抓住重大政策机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科技工作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为核心、以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技术需求为基础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加速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甘肃贡献聪明才智。要着力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2月24日,201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兰州召开,表彰为甘肃省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经省政府批准,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奖授予程国栋、范多旺同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7项、甘肃省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168项。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出席会议,向获得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程国栋和兰州交通大学教授范多旺颁发获奖证书。郝远副省长在会上宣读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宣读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奖项目名单。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2011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刘伟平指出,近年来,全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重大科技专项攻关,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省科技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但还存在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利用能力不强、基层科技发展比较薄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刘伟平强调,当前,甘肃省正处在黄金发展期、政策叠加期和奋力跨越期,聚焦培育产业优势、加快开发开放、强化基础设施、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引领和创新驱动作用。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扎实做好科技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健全完善技术转移机制,深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通过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集中力量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要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推进科技与教育、文化融合支撑、相互促进,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社会管理创新,使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瞄准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理论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强化学科交叉和协同攻关,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刘伟平要求,各级政府要紧紧抓住重大政策机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科技工作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为核心、以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技术需求为基础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加速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甘肃贡献聪明才智。要着力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