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
日期:
2012年09月24日 09:54
来源:甘肃省科技厅
1、及时传达部署,明确学习贯彻要求。7月1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研究安排部署全省贯彻落实的意见。省委常委会议通过了省政府提出的“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强化协同创新、着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人才、着力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着力营造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良好环境”五条建议,并就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做出有关决定。7月23日,按照刘伟平省长的指示,郝远副省长主持召开了由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中科院兰州分院、省科协等单位参加的省科教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会上重点就各单位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提出的调整有关科技指标、筹备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起草甘肃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了明确指示和具体安排。
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学习贯彻氛围。为迅速在全省掀起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一是党组中心组学习。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深刻领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战略决策的丰富精神内涵。二是厅系统开展学习。我们及时向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安排了学习要求,抓好学习贯彻,抓紧谋划推进好科技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三是开展专题宣传。省内主要媒体结合迎接党的十八大、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专题宣传,宣传大会主要精神、报道学习贯彻动态以及近年来甘肃科技改革发展成就。科技厅门户网站开设专栏,专题报道科技系统学习贯彻情况。
3、深入调查研究,起草制定贯彻意见。按照省委常委会和省科教领导小组的安排,7月24日,省科技厅成立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起草小组,正式开始起草工作。8月15日,遵照郝远副省长指示,省科技厅领导带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人员赴安徽省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及安徽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学习。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并经郝远副省长把关,《意见》审议稿于9月4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意见》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区域创新主导、加大科技投入、壮大激活人才队伍、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要点,紧紧围绕省创新主体不活跃、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人才不适应和创新平台不够多的难点和重点,提出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支撑转型跨越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下一步重点工作内容
一是实施“六个一百”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工程,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大做强1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100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小巨人”科技企业。
二是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全省学科专业优势,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提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若干个国家和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教学研究型大学。
三是整合科技资源。根据本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科技资源,组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自然能源研究院。
四是建设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重点建设“兰天金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提高全省创新能力。重点建设10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建设10-15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
五是建立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需要完善的配套优惠政策。
六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每年整合1亿元资金,用于科技与金融结合。
七是实施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战略。针对本省提出“一带三基地”文化发展战略,培育一批高附加值、多功能、多业态的新兴文化产业,设立甘肃省自然文化资源产权管理中心,加快科技文化融合。
八是开展科技惠民措施。把加快民生科技发展作为一个重点,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等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
九是实施“星光计划”,建设1000所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推广创新方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十是深化科技特派员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科技扶贫中重要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科技扶贫中的主要作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十一是建立全方位考核机制。开展对省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中央在甘企事业单位分类考核,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予以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全省上下统一思想、迅速行动、深入落实,努力抢抓新机遇,切实以中央精神指导甘肃科技改革发展实践,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1、及时传达部署,明确学习贯彻要求。7月1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研究安排部署全省贯彻落实的意见。省委常委会议通过了省政府提出的“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强化协同创新、着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人才、着力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着力营造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良好环境”五条建议,并就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做出有关决定。7月23日,按照刘伟平省长的指示,郝远副省长主持召开了由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中科院兰州分院、省科协等单位参加的省科教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会上重点就各单位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提出的调整有关科技指标、筹备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起草甘肃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了明确指示和具体安排。
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学习贯彻氛围。为迅速在全省掀起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一是党组中心组学习。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深刻领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战略决策的丰富精神内涵。二是厅系统开展学习。我们及时向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安排了学习要求,抓好学习贯彻,抓紧谋划推进好科技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三是开展专题宣传。省内主要媒体结合迎接党的十八大、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专题宣传,宣传大会主要精神、报道学习贯彻动态以及近年来甘肃科技改革发展成就。科技厅门户网站开设专栏,专题报道科技系统学习贯彻情况。
3、深入调查研究,起草制定贯彻意见。按照省委常委会和省科教领导小组的安排,7月24日,省科技厅成立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起草小组,正式开始起草工作。8月15日,遵照郝远副省长指示,省科技厅领导带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人员赴安徽省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及安徽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学习。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并经郝远副省长把关,《意见》审议稿于9月4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意见》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区域创新主导、加大科技投入、壮大激活人才队伍、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要点,紧紧围绕省创新主体不活跃、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人才不适应和创新平台不够多的难点和重点,提出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支撑转型跨越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下一步重点工作内容
一是实施“六个一百”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工程,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大做强1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100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小巨人”科技企业。
二是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全省学科专业优势,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提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若干个国家和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教学研究型大学。
三是整合科技资源。根据本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科技资源,组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自然能源研究院。
四是建设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重点建设“兰天金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提高全省创新能力。重点建设10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建设10-15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
五是建立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需要完善的配套优惠政策。
六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每年整合1亿元资金,用于科技与金融结合。
七是实施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战略。针对本省提出“一带三基地”文化发展战略,培育一批高附加值、多功能、多业态的新兴文化产业,设立甘肃省自然文化资源产权管理中心,加快科技文化融合。
八是开展科技惠民措施。把加快民生科技发展作为一个重点,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等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
九是实施“星光计划”,建设1000所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推广创新方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十是深化科技特派员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科技扶贫中重要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科技扶贫中的主要作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十一是建立全方位考核机制。开展对省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中央在甘企事业单位分类考核,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