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简称“先进技术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五大专题展之一,本届先进技术展紧紧围绕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主题,一批涉及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智慧城市、互联网+、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大健康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及产品聚首“亮剑”。
本届展会为期4天,位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2、D3展馆,展览面积为4100㎡,展会共吸引了1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织的350多项科技成果参展,各式各样的创新成果和技术令人目不暇接,琳琅满目的产品、设备使人大开眼界。
聚焦B2展馆
作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四川省作为先进技术展首邀嘉宾省,占据了“C位”,西南交通大学的探地雷达隧道检测系统、中铁磁悬浮科技的磁悬浮列车技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带来的“华龙一号”技术、中国二重集团公司的800MN大型模锻压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及系列抗疫产品等一批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和疫情防控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优秀科技成果盛装展出,吸引不少观众争先“打卡”。
此外,B2展馆还集中展示了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长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成果。集齐了华为、华大基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东风柳汽、中国科学院等著名科技企业和机构,各路名企“大咖”“摩拳擦掌”争先亮相,带来行业前沿技术,为观众带来新的感官体验和脑力震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中缅雷达与卫星通信联合实验室项目、大功率液力变速器产能输出项目;华大智造的明星产品—全球最高日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东风柳汽的国内首款米勒循环增压发动机“DFMB18T”、长安大学的沉管隧道及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技术、北京大象科的城市轨道交通沉浸式虚拟培训系统等悉数参展,各种尖端科技要素汇聚。
解锁D3展馆
该展馆分设序言区、各省市展区(陕西、广东、广州、哈尔滨)、重点高校展区、科技抗疫展区、广西创新企业展区及其他先进技术展区等,重点展示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合作、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众多先进项目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如浙江大学的3D打印眼球及骨修复再生材、永中Office系统、天鹰的保值无人机、广西慧云的耘眼AI农技服务平台、大博医疗的抗原检测试剂、交控智维的天枢系统、广西埃舍尔的AR文旅系统、安康鸿天的5G/AR智能安全头盔、中桂慧人工智能机器人、北京好医生智慧医疗系统等,各种黑科技争奇斗艳,各显神通,这些技术和产品覆盖了各行各业从开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各个产业链,可全力解决新时代下的各项技术难点。
先进技术展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常设专题展,连续举办了16届,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是中国和东盟各方客商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开展合作交流、寻找技术合作、获取商机的重要舞台和窗口,在中国及东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高。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