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日期:
2011年05月19日 09:17
来源:海南省科技厅
一、规划纲要的主要框架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思路是:以“创新驱动、引进集成、示范推广、跨越发展”作为“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基本原则是:一是统筹资源,开放集成。二是创新引领,重点突破。三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四是机制创新,开放合作。五是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总体目标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点产业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环境和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高,“十二五”末期达到国内中等水平。
一、具体目标
1、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末,全省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2、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高新技术企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完善,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3、现代服务业科技水平明显增强。科技推动创意设计、软件外包、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发展;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一步提高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培育、建设现代服务创新平台。
4、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主要农作物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以农业科技110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0个以上,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20个;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5、科技兴海取得新进展。加强培育海南特有水产苗种,引进示范一批水产新品种;引进、集成应用一批海洋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等技术;推动建设国家级的海洋研究机构。
6、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低碳技术,使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加大对重大、高发、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生产与设施等公共安全领域,引进、集成与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
7、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科技成果年均增长率10%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达3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60个以上;建设5个以上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建设10个以上科普基地;加强全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二、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布局三大科技区域,实施四大科技工程,建设五大科技平台,初步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在全省逐步形成北部以海口(澄迈、文昌)为中心、南部以三亚(陵水)为中心和西部以洋浦(东方、儋州)为中心的三大区域科技发展空间布局,发挥重点区域的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热带现代农业、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等为海南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优先主题,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引进集成创新工程、示范与推广应用工程、科技园区与基地建设工程等四大科技工程。
为改善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合作平台及科学普及平台等五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三、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
1、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纲要》提出以引进集成为重点,抓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纲要》提出为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与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二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三是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四是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关键技术。五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六是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纲要》提出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热带现代农业、中药现代化、数字化应用、现代旅游、新能源汽车、低碳技术等领域实施示范与推广应用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热带现代农业应用示范与推广。二是中药现代化产业示范与推广。三是数字化应用示范与推广。四是现代旅游应用示范与推广。五是新能源汽车示范与推广。六是低碳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七是交通运输建设技术示范与推广。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纲要》提出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主要农作物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以农业科技110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0个以上,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20个;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4、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纲要》提出加大对重大、高发、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生产与设施等公共安全领域,引进、集成与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
5、加强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纲要》提出为改善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合作平台及科学普及平台等五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纲要》提出“十二五”末,省级重点实验室达3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60个以上。
6、深化科技管理改革。《纲要》提出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富有活力、透明高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纲要》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科研的质量、科技创新的实效和服务的实绩以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等方面对科研机构进行综合评价,促进科技机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7、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纲要》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开展高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支持企业以各种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机构,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8、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纲要》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纲要》提出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发挥高新区和各类科技园区(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的人才聚集作用,重点引进和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纲要》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分配杠杆、技术入股和人才评价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9、提升基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纲要》提出加强市县科技管理机构建设,积极探索适应本省基层科技工作特点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建立适应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基层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副乡镇长派遣计划实施力度,强化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等工作中的职能。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海南省科技厅)
“十二五”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海南省科技厅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总体部署,依据《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海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规划纲要的主要框架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思路是:以“创新驱动、引进集成、示范推广、跨越发展”作为“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基本原则是:一是统筹资源,开放集成。二是创新引领,重点突破。三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四是机制创新,开放合作。五是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总体目标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点产业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环境和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高,“十二五”末期达到国内中等水平。
一、具体目标
1、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末,全省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2、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高新技术企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完善,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3、现代服务业科技水平明显增强。科技推动创意设计、软件外包、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发展;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一步提高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培育、建设现代服务创新平台。
4、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主要农作物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以农业科技110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0个以上,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20个;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5、科技兴海取得新进展。加强培育海南特有水产苗种,引进示范一批水产新品种;引进、集成应用一批海洋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等技术;推动建设国家级的海洋研究机构。
6、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低碳技术,使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加大对重大、高发、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生产与设施等公共安全领域,引进、集成与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
7、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科技成果年均增长率10%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达3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60个以上;建设5个以上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建设10个以上科普基地;加强全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二、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布局三大科技区域,实施四大科技工程,建设五大科技平台,初步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在全省逐步形成北部以海口(澄迈、文昌)为中心、南部以三亚(陵水)为中心和西部以洋浦(东方、儋州)为中心的三大区域科技发展空间布局,发挥重点区域的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热带现代农业、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等为海南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优先主题,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引进集成创新工程、示范与推广应用工程、科技园区与基地建设工程等四大科技工程。
为改善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合作平台及科学普及平台等五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三、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
1、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纲要》提出以引进集成为重点,抓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纲要》提出为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与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二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三是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四是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关键技术。五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六是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纲要》提出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热带现代农业、中药现代化、数字化应用、现代旅游、新能源汽车、低碳技术等领域实施示范与推广应用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热带现代农业应用示范与推广。二是中药现代化产业示范与推广。三是数字化应用示范与推广。四是现代旅游应用示范与推广。五是新能源汽车示范与推广。六是低碳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七是交通运输建设技术示范与推广。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纲要》提出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主要农作物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以农业科技110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0个以上,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20个;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4、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纲要》提出加大对重大、高发、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生产与设施等公共安全领域,引进、集成与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
5、加强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纲要》提出为改善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合作平台及科学普及平台等五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纲要》提出“十二五”末,省级重点实验室达3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60个以上。
6、深化科技管理改革。《纲要》提出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富有活力、透明高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纲要》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科研的质量、科技创新的实效和服务的实绩以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等方面对科研机构进行综合评价,促进科技机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7、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纲要》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开展高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支持企业以各种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机构,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8、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纲要》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纲要》提出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发挥高新区和各类科技园区(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的人才聚集作用,重点引进和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纲要》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分配杠杆、技术入股和人才评价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9、提升基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纲要》提出加强市县科技管理机构建设,积极探索适应本省基层科技工作特点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建立适应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基层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副乡镇长派遣计划实施力度,强化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等工作中的职能。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海南省科技厅)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