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科技局围绕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聚焦“双创”孵化平台培育管理,全市建成各类“双创”孵化平台45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27家、众创空间17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截至2023年底,荆门市累计在孵企业达到983家,创新团队275个,在孵企业及团队吸纳就业人员8733人。今年1至5月,荆门市“双创”孵化平台新入孵企业157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37家。
一、坚持政策引领,助力“双创”主体成长。着力构建完整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荆门市创新创业三年行动方案》《荆门市众创空间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双创政策文件,对成功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双创”孵化平台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近三年,荆门市兑现平台奖励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创新创业主体培育行动,对大学生等五类创新创业群体,分类给予最高5万元资金扶持;对入驻“双创”孵化平台的个人或团队,给予2年全额场租补贴。近三年,荆门全市兑现场租补贴210余万元。
二、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双创”平台质效。紧扣“4211”产业体系,打造“双创+产业园区”孵化新定位。依托荆门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漳河航空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化、便利化、低成本的园区“双创”孵化平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优势,构建“双创+龙头企业”孵化新生态,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双创+产业链”孵化新模式,着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产业链创新孵化培育体系。截至目前,荆门全市“双创”孵化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4家、新三板企业1家。
三、打造品牌活动,增添“双创”平台亮色。联合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等各类赛事,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组织76家企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赛,突出锂电产业特色,成功举办“未来有锂 无限荆彩”宜荆荆都市圈创新创业大赛,宜荆荆恩四地30家企业及团队参赛。
四、提升服务能力,激发“双创”平台活力。聚焦创业需求,强化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全市“双创”孵化平台100余名从业人员开展能力提升培训,通过“课堂授课+现场教学”相结合方式,邀请省、市相关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同时赴武汉创星汇等国家级孵化平台进行参观学习,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聘请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产业技术人才、法律、投融资、科技、财税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引导各“双创”孵化平台为广大创业团队、创业企业提创业辅导、政策咨询、项目申报、金融服务等一站式孵化服务。2023年,荆门全市创业导师达244人,开展创业培训20282人次。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