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吉林 > 最新动态
吉林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日期: 2012年12月21日 17:00       来源:吉林省科技厅
【字号:

    12月11日上午9时,吉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长春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思路和目标,强化各项有效措施,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富民强省的根本力量。
    王儒林省长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对全省今后振兴发展至关重要。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深认识,切实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行动等计划,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发展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型吉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省振兴发展。但与吉林人力资源大省的地位、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相比,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省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全省科技创新潜力巨大。优势就是潜力,差距更是潜力。我们必须站在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加深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的大事来谋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大举措来实施,作为稳增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着力点来推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基础作用、服务作用、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努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王儒林指出,要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吉林建设。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十次党代会的部署,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并举,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创新型吉林建设,为推动吉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55%左右,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5%,基本建成适应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把吉林建成创新型省份。
    王儒林强调,要从吉林实际出发,抓住科技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在全省首创的科技成果要力求首先在省内转化。这要成为一个原则、一个目标,各部门、各地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紧紧盯住、努力办好。二是靠科技创新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支柱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依托本省科技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大产业。未来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抢在产业链的高端才能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省内有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大产业,以及相关成熟的技术和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要继续努力攻克难关,推动这些产业实现大发展。四是靠科技创新开发好重要的战略资源。全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足够多储量大、价值高甚至具有战略意义的宝贵资源。只有靠科技创新,才能把这些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五是加大对省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这些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全省科技优势的集中体现,是加快本省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更是全省宝贵的创新资源。要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好实际困难和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更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他们扎根于科研事业,努力研究探索出更多创新成果。六是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七是高度重视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这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载体、重要途径和关键性平台。要认真研究激励建设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利益共享机制、政府专业化服务机制、产业化导入机制,下决心把这个基地建立好、管理好、运营好。八是努力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配套能力。一个健康的产业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各个相关领域的企业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形成以产业链条、价值链条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的网络。要切实提升全省综合配套能力,形成产业化配套、集群化发展。同时,还要下功夫研究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九是积极优化科技创新软环境。大力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软环境,在全社会形成服务科技创新的氛围,支持科技人员、服务科技人员、帮助科技人员,打造一流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市场服务、管理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为科技创新服务的体系。十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带头抓、亲自抓,而且必须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比如建立省长、相关副省长、部门、项目管理团队参加的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调动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政府联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机制,及时了解沟通情况,密切合作。要靠改革的方式,打破部门条块的分割、地域的分割,建立科技、发改、工信、财政、金融等部门参加的团队,全力服务和推进科研项目的开发和成果的转化。
    省科技厅厅长毛健在会上作了发言。他说,科技管理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并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深入实施百户科技型创新企业培育工程、百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培养引进工程,加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个院士工作站、2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0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扩大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继续推进“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谋划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推进高新区加快发展,建设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继续组织实施千名科技人员进入千户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双千”行动。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协同创新,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政策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科技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投入体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统筹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实施青年科研基金、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计划、大学生创业引导计划等;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落实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奖励等措施激励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五是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创新科技金融结合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完善省与科技部会商机制、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合作机制,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加强科学知识普及。
    会上宣布了2012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奖励决定,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