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江苏 > 最新动态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项目区2014年工作推进会在扬州召开
日期: 2014年04月16日 09:31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字号:

    2014年3月27-28日,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项目区2014年工作推进会在江苏扬州召开。来自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和江苏省作栽站等课题承担单位与第一、二、三期项目29个实施县(市、区)的科技局、农委等部门负责人、专家及有关涉农企业负责人,共9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席专家张洪程教授代表技术组报告了2013年项目实施进展与成效,并对2014年项目区总体实施方案作了具体部署。2013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项目区三个课题全面展开实施,重点开展了机械化、轻简化、生态健康化、精确化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创新,同时进行了区域化技术集成示范与大面积推广及以科技特派员推动为特色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以全程机械化、轻简化、生态健康化为重要特征的稻麦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为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与“十连增”提供了最直接的技术支撑。2013年稻麦“一田三区”共实施1666万亩,其中水稻为1154万亩,平均亩产648.8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三年(2008-2010年)平均亩增产10.68%,新增稻谷72万吨,新增效益21亿元;小麦为512万亩,平均亩产417.6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三年亩增产6.58%,新增产量13万吨,新增效益3亿元。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项目技术组集成了水稻区域化高产高效技术9种,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区域化模式7套,并在“一田三区”上示范应用;绘制江苏各区域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与防灾减灾技术明白图15幅;出版《水稻机械化精简化高产栽培》著作和《农事实用旬历手册》各1部;申请专利9项;研制完成标准5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二等奖与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各1项。
    29个项目实施县(市、区)代表分别汇报了2013年度工作进展和2014年度工作计划。兴化市、高邮市、东海县、金坛市课题组作典型经验大会交流发言。项目技术组专家组织集中讨论,细化确定了2014年度各县(市、区)课题实施方案。
    江苏省科技厅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下一步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创新目标要结合江苏实际,项目的实施不仅要着力提高产量,更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到优质、高产、低耗、可持续。二是物化投入要到位,以充分发挥高效栽培技术的作用。三是要围绕粮食产业发展的需求,拓宽攻关思路,将机械化、信息化、烘干装备、仓储装备、稻麦精深加工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纳入粮丰工程项目研究范畴。四是要重视技术成果转化与服务的信息化体系建设,根据经营主体需求,部署技术服务点与网络,并形成知识产权;要建立“科研、推广、服务”协作联动机制,打破地区、单位界线,协同攻关,构建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农户有机结合的稻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的一体化网络体系。五是要拓宽技术推广区域,要在立足江苏的基础上,加大向省外的技术转移力度,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粮食丰产和安全做出贡献。
    会议同时举行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的10个县(市、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授牌仪式。项目区选定235人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项目区科技特派员,围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心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与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