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2012年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300亿元
日期:
2013年03月12日 09:31
来源:江西省科技厅
招大引强初见成效
南昌高新区创新招商工作体制机制,成立了十大产业招商和建设指挥部,出台了《南昌高新区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积极主办并参加江西省市举行的重大招商活动,在境内外举办了生物医药、光电、现代服务业等各类专场招商会15次。引进绿地、华电、英之杰、林德气体等世界500强4家,中节能、华电、航天科工等央企3家,科陆、娃哈哈、华电、绿地、泰诚信、安创、大华等上市公司7家。全年签约落户项目32个,签约总金额160.524亿元。外贸出口连创新高,实现出口创汇18.39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量的28.4%。南昌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在中部8个出口加工区中排位前移,已升至第3位。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在土地规划方面,南昌高新区全年拆迁房屋1050余栋,面达53.34万平方米。组织用地预审和报批面积约20319亩,已获批建设用地15520亩,在上年翻番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增长70%,报批规模创历史新高。
在市政道路方面,快速推进了航空城路网、医药创新园路网、2.5产业园路网等,启动了瑶北互通立交建设。这两年市政建设道路建设总投资达24.5亿元,总长度达112公里,为前10年建设总量的1.2倍。
在生态建设方面,继艾溪湖湿地公园之后,又高起点启动了瑶湖郊野公园建设,目前12万平方米绿化已初见成效;启动了总投资1.3亿元、长度为15公里的艾溪湖绿道建设。高新区也获省市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并被授予南昌市“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先进县区一等奖。全年生态建设投入达1.5亿元。
在城市配套功能方面,快速推进了总投资60亿元的绿地城市综合体、总投资18亿元的华新云中城、总投资4亿元的上海老街海上汇、总投资3亿元的五湖国际广场、总投资2.5亿元的泰豪科技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目前,设计高度268米的绿地城市综合体紫峰大厦已建至28层,办公楼已封顶,华新云中城、海上汇广场已完成地下正负零工程,五湖国际广场已建至地上三层,泰豪科技广场主体已封顶。万达广场等商业巨头纷纷看好高新区,正在进行项目选址等前期对接工作。目前,环艾溪湖周边已开工建设的超高层有6栋,已有洲际、凯宾斯基、温德姆、格兰云天等5家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签约落户。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南昌高新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去年全区民生工程投入达16.8亿元,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未来10年全区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高新教育品牌的发展目标,引进了南昌实验中学、师大附属中小学校落户。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2012年在建及拟开工建设的安置房总投资41亿元,面积达217万平方米,为前10年建设总量的1.5倍;建设公租房2158套、廉租房108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失地农民养老补助等相关制度的衔接,充分发挥各项救助制度的整体效应。共发放失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助资金1418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319人。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在今后五年,高新区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目标,以异想天开的气魄,脚踏实地的作风,大气精细的态度,一往无前的雄心,全力推进瑶湖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提升城市功能,着力建设幸福高新,切实开创高新区科学发展新局面,把高新区建设成全省的产业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建设成中部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高新区。
南昌高新区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16亿元,增长14.6%;园区技工贸总收入1300亿元,增长16.5%,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企业规模稳步扩张,截至2012年底,南昌高新区进区企业已达23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48家。工业总收入突破百亿元的企业有正邦集团、方大特钢和江西中烟公司3家,超10亿元的有双胞胎集团、洪都航空、洪都集团、兴飞科技、泰豪科技、江中药业、龙昌铜管、赛维LDK、联创电子、金水宝药业、一元数码、荣晶科技、联创光电13家,超亿元的有39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收入690.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收入的76.4%。2012年南昌高新区开展了“百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了198个项目建设,有14家规模以上企业新投产,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8.31亿元,同比增长468.7%。正是因为一大批企业的高速增长,支撑了高新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在江西省工业园区中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招大引强初见成效
南昌高新区创新招商工作体制机制,成立了十大产业招商和建设指挥部,出台了《南昌高新区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积极主办并参加江西省市举行的重大招商活动,在境内外举办了生物医药、光电、现代服务业等各类专场招商会15次。引进绿地、华电、英之杰、林德气体等世界500强4家,中节能、华电、航天科工等央企3家,科陆、娃哈哈、华电、绿地、泰诚信、安创、大华等上市公司7家。全年签约落户项目32个,签约总金额160.524亿元。外贸出口连创新高,实现出口创汇18.39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量的28.4%。南昌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在中部8个出口加工区中排位前移,已升至第3位。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在土地规划方面,南昌高新区全年拆迁房屋1050余栋,面达53.34万平方米。组织用地预审和报批面积约20319亩,已获批建设用地15520亩,在上年翻番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增长70%,报批规模创历史新高。
在市政道路方面,快速推进了航空城路网、医药创新园路网、2.5产业园路网等,启动了瑶北互通立交建设。这两年市政建设道路建设总投资达24.5亿元,总长度达112公里,为前10年建设总量的1.2倍。
在生态建设方面,继艾溪湖湿地公园之后,又高起点启动了瑶湖郊野公园建设,目前12万平方米绿化已初见成效;启动了总投资1.3亿元、长度为15公里的艾溪湖绿道建设。高新区也获省市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并被授予南昌市“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先进县区一等奖。全年生态建设投入达1.5亿元。
在城市配套功能方面,快速推进了总投资60亿元的绿地城市综合体、总投资18亿元的华新云中城、总投资4亿元的上海老街海上汇、总投资3亿元的五湖国际广场、总投资2.5亿元的泰豪科技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目前,设计高度268米的绿地城市综合体紫峰大厦已建至28层,办公楼已封顶,华新云中城、海上汇广场已完成地下正负零工程,五湖国际广场已建至地上三层,泰豪科技广场主体已封顶。万达广场等商业巨头纷纷看好高新区,正在进行项目选址等前期对接工作。目前,环艾溪湖周边已开工建设的超高层有6栋,已有洲际、凯宾斯基、温德姆、格兰云天等5家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签约落户。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南昌高新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去年全区民生工程投入达16.8亿元,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未来10年全区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高新教育品牌的发展目标,引进了南昌实验中学、师大附属中小学校落户。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2012年在建及拟开工建设的安置房总投资41亿元,面积达217万平方米,为前10年建设总量的1.5倍;建设公租房2158套、廉租房108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失地农民养老补助等相关制度的衔接,充分发挥各项救助制度的整体效应。共发放失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补助资金1418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319人。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在今后五年,高新区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目标,以异想天开的气魄,脚踏实地的作风,大气精细的态度,一往无前的雄心,全力推进瑶湖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提升城市功能,着力建设幸福高新,切实开创高新区科学发展新局面,把高新区建设成全省的产业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建设成中部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高新区。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