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这是四川省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钒钛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攀钢集团党委书记余自甦当选为该联盟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科技部社发司副司长田保国,科技部政策司原巡视员李新男,两院院士王淀佐、张懿、李洪钟、张国成、殷国茂,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竞,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副厅长周孟林、罗治平、杨起全,巡视员谭开林,攀枝花市副市长许健民,市政协副主席刘建明等出席了成立仪式。
为更快地突破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未来钒钛产业科学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攀钢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共同发起,联合河北钢铁集团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清华大学等9家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4家科研院所共18家单位组建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科技成果将建成15条示范生产线,年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集成或形成100项以上的专利、成果,最终形成不少于4项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年减排二氧化硫12-16万吨,年减排高炉渣、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钛尾矿、含铬残渣固废分别不少于100、400、20、5万吨,年减排含钒废水不少于100万吨。
李静海、干勇、李新男分别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联盟建设以此为契机,不断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我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推向国际领先水平。
受李成云副省长委托,蔡竞副秘书长代表省政府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联盟整合国内钒钛产业领域科技资源,着力解决制约我国钒钛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对于提高四川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总体技术水平、加速四川乃至全国钒钛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联盟紧紧把握好国家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宝贵机遇,切实承担起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重任,加快产业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打造产业技术转化应用的平台和载体,推动我国钒钛产业迅速发展。
四川省科技厅法规处、高新处、社发处、办公室以及攀枝花市科技局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成立大会。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