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行与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市科委主任寿子琪、副主任陈杰等同志一起,对上海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实地走访了起点创业营、苏河汇、新车间等三家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并于下午召开促进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与IC咖啡、乔杰创、Innospace、IPOClub、启创中国、檀风资本、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讨论。
万钢部长一行首先来到起点创业营,参观考察了创新创业孵化环境,听取了优纳科技、饿了么、猎上网等创业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并同他们进行了交流。随后,万钢部长一行来到种子投资机构苏河汇和上海创客组织“新车间”,详细了解了互联网创业的视频媒体“出类视频”目前的栏目形态、团队构成、发展方向;并亲自体验了O.S.G开源智能眼镜、3D打印、平衡车、魔幻耳机等创客成果。
在下午召开的促进上海创新创业座谈会上,万钢部长听取了上海科技创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及服务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情况汇报,并对相关科技创业服务机构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聚焦于早期科技和创新型创业企业的孵化培育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财政对创新创业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让创业更简单,更集聚,加快上海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最后,万钢说,创业没有失败。创业是一种经历,一种历练,一种担当,是一个造梦的过程。希望有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们积极的投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去,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与发展,上海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孵化”着处于各种发展阶段的创业种子。截至2014年底,上海共有科技企业近3万家,其中2014年新创企业近万家;有374家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研发机构。仅2014年就有超过万名海归在上海创业。德国、芬兰、以色列、韩国等相继在沪设立孵化器、创新中心。一批有实力的创新服务机构脱颖而出,树立了“品牌”、建立了“口碑”、创立了“模式”,如杨浦创业中心的“杨创模式”孵化器、盛知华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运作模式、国内第一个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拥有覆盖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创新服务机构7000多家,从业人员近40万,科技服务总产出超过2000亿元。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