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上海 > 最新动态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二十周年总结会暨2011年度启明星授证仪式
日期: 2012年01月04日 09:02       来源:上海市科委
【字号:

  12月16日,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二十周年总结会暨2011年度启明星授证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科技党委书记陈克宏、市科委主任寿子琪及来自全市的科技工作者近3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市科委副巡视员施强华主持。
  会上,寿子琪主任总结了启明星计划实施二十年的经验和成果。大会为入选2011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颁发荣誉证书。2011年度共有190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得本年度启明星计划资助,其中90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获得A类计划资助,70位来自在沪企业的获得B类计划资助,30位启明星获得跟踪支持。  
  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正处于改革开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海市科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1991年正式启动实施了“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启明星计划以选拔和培养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为宗旨,以科研项目作为扶持载体,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在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启明星计划在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为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1993年设立了“启明星跟踪计划”,对启明星中的佼佼者予以持续资助培养;为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又于2005年起设立了专门面向企业启明星B类计划,专门资助来自各类企业的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支持企业集聚和培养优秀人才。  
  20年来,启明星计划共资助培养了1419位科技启明星,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力度逐年增加。从1991年每年资助36位左右扩大到2010年每年资助134位。资助强度从最初的5万元到今天最高20万元,启明星支持的规模和强度二十年来翻了近两番。其中,女性受助者比重从1991年的14%提高到2010年的32%;针对企业的B类启明星比重自设立以来呈逐年攀升态势,2010年B类启明星比重占到当年启明星总数的35%。  
  20年来,启明星计划资助的启明星茁壮成长,晋升教授平均年龄仅为34.4岁,比本市高校教师晋升教授平均年龄提前6年;初任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仅为36岁,比本市高校教师初任博导平均年龄提前7年;受资助10年后,89.1%成为博士生导师,远高于本市普通一本院校博士生导师比例。  
    20年来,启明星计划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2011年上海地区新增7位两院院士中有3位是启明星,加上前些年入选的3位,启明星中已涌现出6位两院院士。在沪的国家973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1/5成长于启明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1/3曾经是启明星。一大批由启明星领衔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果,直接促进和推动了上海科技事业的发展。启明星计划同时也为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统计,启明星受资助后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每人每年平均产生经济效益近年来逐年递增,近三年来已经达到88.7万元;开发新产品的销售额也相当可观,近5年来已经达到每人每年平均520万元。
(上海市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