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上海 > 最新动态
上海积极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
日期: 2012年05月16日 10:54       来源:上海市科委
【字号:

    今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线。而类似地面交通工具风洞平台这样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力量。推动这些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对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济大学风洞平台于2009年9月20日正式对外服务,当时国内汽车企业对风洞试验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够,所生产的汽车风阻都相对偏大。而如今,通过风洞平台两年多服务与科研,减阻方法得到大大改进。以上海两家较大的汽车研发中心为例,如今的风阻系数水平部分车辆都已突破了0.28,相当于降低了15.2%的风阻,是一个较为巨大的改变与突破,能带来1%-2%的油耗节省。如果以全国年汽车销量初步估算,每年可以减少近200万吨汽油。在油价破“8”的时代,这样的节约价值达数百亿。同济大学风洞中心副主任庞加斌说:“春节以来每个周末都在加班。”因为实验室的共享测试业务量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可以说,风洞平台对于汽车行业发展及节能减排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对于汽车企业,也渐渐形成一个共识,汽车风洞试验是车企走入世界前列的保障,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同济大学已经建成并启动运行了校级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影响。副校长蒋昌俊对风洞平台这几年来的对外服务成效表示肯定,认为高校参与平台建设能积极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形成学校资源开放、共享,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模式。
  早在2007年底,上海市人大通过了全国第一个有关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共享规定》及之后出台的四个相关配套办法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公共投入产出效率,大大促进了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得到了全国人大高度肯定,充分体现了法规实施后,对促进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共享工作的推动作用。此外,前年底上海市人大还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进行了修订,专门增加了“科学技术资源共享与服务”章节,进一步从法规层面明确了科技资源共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研发平台还通过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资源加盟机制、政府购买机制和用户补贴机制等平台运作的新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参与平台服务各方的服务积极性。
  目前,上海市科委正在积极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方案的六大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引导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的力度。同时,要将开放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开放情况作为其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宋明毅介绍到,现在政府每年还对开放仪器设施的单位进行奖励,并且对使用这些仪器设施的中小企业给予可高达30%的资金补贴,以此推动更多的企业去使用优秀的科技资源。
  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而研发平台就是这样一个推动创新发展的点面结合的平台,对创新环境的优化,发挥着示范、推动作用。上海研发平台已经走过了7年多的时间,7年来平台工作一直着眼于政府职能转变,立足于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共享,以服务企业、改进创新氛围为核心目标,在全市科技创新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同类平台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