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础研究力攀科学高峰获累累成果
日期:
2012年11月01日 11:59
来源:上海市科委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共计9130项,年度获国家项目数从1311项提高2倍以上至2687项,年均增长19.44%。进入2011年,上海市承担各类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突破3000项大关,达到3388项,年度增长速度加快,较2010年增长了26.09%。
上海在国家战略性基础研究中的强势地位越趋显著。“十一五”期间,上海共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58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9项,合计占全国总量的15.8%,并在基于“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基础上启动的九大国家重大科学导向之一—“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项目上拔得头筹。2011年,上海又承担了这两大计划项目合计31项,比2010年的27项增长了14.8%,合计占全国总量比重上升至16.3%。
在承担重大任务能力显著上升的同时,是累累成果的收获。“十一五”期间,由上海主持完成的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共获得2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8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自然科学奖获奖数占全国比重为13.75%,反映出上海在全国基础研究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创成中的贡献率很高。有约54.5%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37%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成果、35.3%的国家技术发明奖成果是由受到过市科委科技人才计划资助培育的科学家领衔贡献。
收获的另一方面反映在高水平科学论文量显著增加,学科领域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显著扩大。2006年至2010年,上海发表国际论文累计117726篇,比“十五”期间增长122.30%。我国近十年论文累计被引用数处于本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中被引次最高的10篇论文中,有3篇即30%出自上海;目前,上海有近7成学科领域的国际论文发表量在全国各地区中居前三;药学领域国际论文发表量在全国位居各地区之首。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对于占领科技制高点,支撑创新技术领先发展,解决产业竞争力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瓶颈问题,具有重大的奠基作用。如获得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性催化剂研究”项目,提出了发展手性催化剂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为手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系统而完整的原始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被国内外同行应用于研究工作,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有机化学特别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自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以来,上海市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推进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上海在科学前沿的突破能力和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为关键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共计9130项,年度获国家项目数从1311项提高2倍以上至2687项,年均增长19.44%。进入2011年,上海市承担各类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突破3000项大关,达到3388项,年度增长速度加快,较2010年增长了26.09%。
上海在国家战略性基础研究中的强势地位越趋显著。“十一五”期间,上海共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58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9项,合计占全国总量的15.8%,并在基于“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基础上启动的九大国家重大科学导向之一—“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项目上拔得头筹。2011年,上海又承担了这两大计划项目合计31项,比2010年的27项增长了14.8%,合计占全国总量比重上升至16.3%。
在承担重大任务能力显著上升的同时,是累累成果的收获。“十一五”期间,由上海主持完成的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共获得2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8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自然科学奖获奖数占全国比重为13.75%,反映出上海在全国基础研究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创成中的贡献率很高。有约54.5%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37%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成果、35.3%的国家技术发明奖成果是由受到过市科委科技人才计划资助培育的科学家领衔贡献。
收获的另一方面反映在高水平科学论文量显著增加,学科领域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显著扩大。2006年至2010年,上海发表国际论文累计117726篇,比“十五”期间增长122.30%。我国近十年论文累计被引用数处于本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中被引次最高的10篇论文中,有3篇即30%出自上海;目前,上海有近7成学科领域的国际论文发表量在全国各地区中居前三;药学领域国际论文发表量在全国位居各地区之首。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对于占领科技制高点,支撑创新技术领先发展,解决产业竞争力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瓶颈问题,具有重大的奠基作用。如获得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性催化剂研究”项目,提出了发展手性催化剂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为手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系统而完整的原始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被国内外同行应用于研究工作,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有机化学特别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