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支撑PM2.5污染与防治战略
日期:
2013年03月01日 10:44
来源:上海市科委
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当前由烟煤型转变为烟煤与油烟并重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物复杂且多样,全国已形成“三区十群”大气污染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PM2.5是大气灰霾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2013年1月,灰霾或雾霾天气侵袭大半个中国,最严重时大气污染物覆盖面积高达130多万平方公里,多个城市出现持续性重度或严重污染,部分城市能见度低于500米,PM2.5浓度超过900µg/m3。以PM2.5为代表的环境大气颗粒污染物影响着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越来越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密切关注。
上海市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PM2.5的污染与防治,市科委早在PM2.5未纳入国标之前,就已在上海大气灰霾污染形成机制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2012年,PM2.5纳入国标后,市科委会同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布局,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平台建设入手,支持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实施推进一批科研项目:上海PM2.5及霾天气预报技术与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城市垃圾清洁气化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研究、燃煤电厂减少PM2.5微颗粒聚合装置的研究与示范、沪五油品与机动车适配性、公交车机外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研究、PM2.5对心肺系统影响的毒理学即健康风险预警研究等项目已开始启动。上海大气PM2.5污染形成及其对肺部疾病影响的机理机制研究被列为2012年基础研究领域重大项目。为深入开展PM2.5颗粒物来源和灰霾污染形成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研究,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结束了上海市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空白,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长效的合作机制与平台。
近日,上海市科委支持的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在科学会堂举行PM2.5污染与防治战略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持续雾霾天气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各抒己见。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出席并讲话。
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当前由烟煤型转变为烟煤与油烟并重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物复杂且多样,全国已形成“三区十群”大气污染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PM2.5是大气灰霾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2013年1月,灰霾或雾霾天气侵袭大半个中国,最严重时大气污染物覆盖面积高达130多万平方公里,多个城市出现持续性重度或严重污染,部分城市能见度低于500米,PM2.5浓度超过900µg/m3。以PM2.5为代表的环境大气颗粒污染物影响着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越来越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密切关注。
上海市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PM2.5的污染与防治,市科委早在PM2.5未纳入国标之前,就已在上海大气灰霾污染形成机制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2012年,PM2.5纳入国标后,市科委会同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布局,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平台建设入手,支持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实施推进一批科研项目:上海PM2.5及霾天气预报技术与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城市垃圾清洁气化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研究、燃煤电厂减少PM2.5微颗粒聚合装置的研究与示范、沪五油品与机动车适配性、公交车机外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研究、PM2.5对心肺系统影响的毒理学即健康风险预警研究等项目已开始启动。上海大气PM2.5污染形成及其对肺部疾病影响的机理机制研究被列为2012年基础研究领域重大项目。为深入开展PM2.5颗粒物来源和灰霾污染形成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研究,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结束了上海市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空白,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长效的合作机制与平台。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