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谋篇布局再出发之一:统一指挥奏和谐乐章
日期:
2013年04月01日 09:01
来源:上海市科委
但是,面对470平方公里的大张江,如何统一调度成了一大难题。总共56个市领导小组,大张江每开一次会都像是开市年度大会。现实是,18个园区,涵盖多种模式,“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的突破,本身就是上海张江示范区的创新重点。
精简精简再精简,部门设置必须高效。大张江将56个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合为若干个专项工作协调小组,搭建整合行政资源平台。深入落实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建立健全承上启下、边界清晰的协调服务职能体系。
嘉定园的汽车产业、核心园的生物医药产业、市北园的云计算……其实,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专长。大张江这块蛋糕该如何分到18个园区,同时又能保证各园区的持续做大做强?结论是,必须以智慧调动资源,在项目上做加法,推动强者更强。
示范区的管理者选择以“引导、服务、协调”的姿态存在。“重点是搭好平台。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介入相结合,这就好比用两只手推车当然比一只手更有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战略统筹引导,着力促进整体协调发展。与比利时等欧盟国家和美国湾区合作,与中科院合作,从国际到国内,大张江搭建了一个个项目平台,拿项目、放园区,同时向有需求的分园推介在投资密度大、商务成本高、区域无法落地的项目,协调引进关键机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促进产业资源的梯度配置。
以文化产业为例,各个分园已成功寻找到了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大张江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集群。张江核心园形成了网络动漫、数字出版及新媒体产业集群;金桥园形成了集视频、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网络文化产业集群;紫竹高新区形成了网络视听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此外,徐汇园的软件基地、闸北园的多媒体谷、虹口园蓝桥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中小型专业园区也逐步形成自身特色。
大张江的规模数量扩大提升了,质量也必须提升。“不能光搞物业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生态服务都要逐步跟上,不然就成房地产公司了。”管委会强调。继续强化各园区六大功能,提升大张江整体实力。实施园区“二次开发”持续深化;深入推广科技园区、大学校区、生活社区联动,多数分园产城融合形态和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同时协调开展多园合作的项目推介、成果交流、创新联动和产业互动,促进协同创新,提升整体实力,共筑大张江品牌。
以调整战略布局为牵引,优质创新资源整合集聚。示范区的企业总数已达3万余家,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030家;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正在形成,“三区联动”等产城融合形态进一步发展。闵行(莘庄)园、金桥园、张江核心园、漕河泾园、青浦园相继建成或在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张江不仅地均的经济产出名列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而且带动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大张江羽扇纶巾,指挥十八路大军各奔战场协调作战。这些星罗棋布在上海不同区域、遍布浦江两岸470平方公里土地、同属“张江”品牌的各个分园,正承载着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动机的重任。
“聚焦张江”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集聚能量。加强战略规划统筹、加强产业发展引导、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改革先行先试、加强张江品牌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成为张江新一轮发展的着力点。一区二园、一区八园、一区十二园,2012年技工贸总收入1.88万亿元、税收980亿、出口创汇570亿美元。随着金山园、奉贤园、普陀园、陆家嘴园、崇明园、临港园“新六园”的加盟,如今的大张江坐拥十八园。输血之下,大张江实力猛增,上海“一核三带”创新区基本形成,与上海发展战略性先进产业的总体布局遥相呼应。
但是,面对470平方公里的大张江,如何统一调度成了一大难题。总共56个市领导小组,大张江每开一次会都像是开市年度大会。现实是,18个园区,涵盖多种模式,“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的突破,本身就是上海张江示范区的创新重点。
精简精简再精简,部门设置必须高效。大张江将56个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合为若干个专项工作协调小组,搭建整合行政资源平台。深入落实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建立健全承上启下、边界清晰的协调服务职能体系。
嘉定园的汽车产业、核心园的生物医药产业、市北园的云计算……其实,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专长。大张江这块蛋糕该如何分到18个园区,同时又能保证各园区的持续做大做强?结论是,必须以智慧调动资源,在项目上做加法,推动强者更强。
示范区的管理者选择以“引导、服务、协调”的姿态存在。“重点是搭好平台。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介入相结合,这就好比用两只手推车当然比一只手更有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战略统筹引导,着力促进整体协调发展。与比利时等欧盟国家和美国湾区合作,与中科院合作,从国际到国内,大张江搭建了一个个项目平台,拿项目、放园区,同时向有需求的分园推介在投资密度大、商务成本高、区域无法落地的项目,协调引进关键机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促进产业资源的梯度配置。
以文化产业为例,各个分园已成功寻找到了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大张江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集群。张江核心园形成了网络动漫、数字出版及新媒体产业集群;金桥园形成了集视频、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网络文化产业集群;紫竹高新区形成了网络视听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此外,徐汇园的软件基地、闸北园的多媒体谷、虹口园蓝桥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中小型专业园区也逐步形成自身特色。
大张江的规模数量扩大提升了,质量也必须提升。“不能光搞物业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生态服务都要逐步跟上,不然就成房地产公司了。”管委会强调。继续强化各园区六大功能,提升大张江整体实力。实施园区“二次开发”持续深化;深入推广科技园区、大学校区、生活社区联动,多数分园产城融合形态和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同时协调开展多园合作的项目推介、成果交流、创新联动和产业互动,促进协同创新,提升整体实力,共筑大张江品牌。
以调整战略布局为牵引,优质创新资源整合集聚。示范区的企业总数已达3万余家,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030家;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正在形成,“三区联动”等产城融合形态进一步发展。闵行(莘庄)园、金桥园、张江核心园、漕河泾园、青浦园相继建成或在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张江不仅地均的经济产出名列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而且带动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大张江羽扇纶巾,指挥十八路大军各奔战场协调作战。这些星罗棋布在上海不同区域、遍布浦江两岸470平方公里土地、同属“张江”品牌的各个分园,正承载着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动机的重任。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