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领导“登门”为自然科学牡丹奖获得者颁奖
日期:
2013年04月11日 10:30
来源:上海市科委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于1994年设立,是由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个由政府举办、企业出资的市级科技奖,主要奖励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本市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有数理、化学、信息、生物与农业、医学与药学、材料与工程6个学科组,每届评选获奖人不超过6名。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牡丹奖的评选活动。牡丹奖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特别是为中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鼓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攀登科学高峰、抢占科技制高点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历届42名牡丹奖获奖人员中,已有一批科学家因在科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而当选为院士,或已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
据悉,自2002年第四届起至第九届,牡丹奖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并于2008年第七届起把获奖人员的奖金由原来的每人5万元调整到8万元。市工行以资助科技奖励经费的方式参与本市牡丹奖评选活动,表明金融界全力支持上海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在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
第九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获奖名单日前出炉,5位从事基础研究的中青年科学家获奖,他们分别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李儒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俞飚、东华大学丁永生、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和上海交大张大兵。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颁奖没有典礼、没有鲜花和舞台……市科委领导亲自到获奖者的单位,登门为其发奖。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于1994年设立,是由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个由政府举办、企业出资的市级科技奖,主要奖励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本市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设有数理、化学、信息、生物与农业、医学与药学、材料与工程6个学科组,每届评选获奖人不超过6名。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牡丹奖的评选活动。牡丹奖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特别是为中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鼓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攀登科学高峰、抢占科技制高点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历届42名牡丹奖获奖人员中,已有一批科学家因在科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而当选为院士,或已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
据悉,自2002年第四届起至第九届,牡丹奖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并于2008年第七届起把获奖人员的奖金由原来的每人5万元调整到8万元。市工行以资助科技奖励经费的方式参与本市牡丹奖评选活动,表明金融界全力支持上海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在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