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评选揭晓
日期:
2013年05月14日 09:37
来源:上海市科委
1.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落成,将参与我国深空探测;
2.我科学家在大亚湾实验室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上海科学家在其中做出重要贡献;
3.上海交大研发团队首次高效人工合成青蒿素,使青蒿素大规模工业化成为可能;
4.复旦大学课题组通过工程方法使蚕吐出“蜘蛛丝”,这种“超级蚕丝”像蜘蛛丝一样强韧,该项成果获2011年度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
5.生物制品抗肿瘤第1类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项目历经10年完成一至三期临床研究;
6.全球首款带有定位功能的胶囊胃镜由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课题组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应用;
7.东华大学碳纤维项目组研制出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这一研制技术的国家;
8.经过14个月的智能化改造和外观优化设计,位于本市普陀的泸定变电站成为本市首座正式投运的绿色智能变电站;
9.复旦大学与中国棉花研究所合作培育出“大个子”棉花,纤维平均增长3毫米,结铃率提升20%,该成果标志着我国第二代转基因棉花纤维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0.上汽集团历时三年自主研发的首款纯电动车荣威E50正式上市,该车最高时速130公里,续航里程最长180公里,这标志着上海新能源车跨入产业化门槛。
近日,上海2012年度最受关注科技成果揭晓,选取的主要标准是看这些成果对科学研究本身的带动作用,对改善民生和环境生态的持续效应以及对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推动支撑作用。以下是评选结果:
1.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落成,将参与我国深空探测;
2.我科学家在大亚湾实验室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上海科学家在其中做出重要贡献;
3.上海交大研发团队首次高效人工合成青蒿素,使青蒿素大规模工业化成为可能;
4.复旦大学课题组通过工程方法使蚕吐出“蜘蛛丝”,这种“超级蚕丝”像蜘蛛丝一样强韧,该项成果获2011年度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
5.生物制品抗肿瘤第1类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项目历经10年完成一至三期临床研究;
6.全球首款带有定位功能的胶囊胃镜由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课题组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应用;
7.东华大学碳纤维项目组研制出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这一研制技术的国家;
8.经过14个月的智能化改造和外观优化设计,位于本市普陀的泸定变电站成为本市首座正式投运的绿色智能变电站;
9.复旦大学与中国棉花研究所合作培育出“大个子”棉花,纤维平均增长3毫米,结铃率提升20%,该成果标志着我国第二代转基因棉花纤维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0.上汽集团历时三年自主研发的首款纯电动车荣威E50正式上市,该车最高时速130公里,续航里程最长180公里,这标志着上海新能源车跨入产业化门槛。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