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天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将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科普宣传作为近期全市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市级科普基地积极发挥科普宣传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科学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一是建立权威科普资源“专人筛选、统一发布”工作模式。自1月22日开展疫情科普宣传工作以来,为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安排专人负责防疫科普信息的搜集筛选工作,每日根据疫情最新变化,针对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选取。发布内容包括疫情科普知识、卫生防护知识、权威通知公告等三大部分,以微视频、漫画、图书、海报、文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科普惠”公众号统一发布,有效提升了权威科普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普及效率。
二是建立防疫科普信息“日发布、周报告”工作制度。在每日通过“科普惠”公众号推送科学防疫知识的同时,动员组织137家市级科普基地和2500名科普专员通过官网、微信、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进行转发转载,每周开展发布情况统计,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截至目前,全市科普基地累计发布(转发)各类防疫科普信息超过2800条,日最高阅读次数超过2200次,阅读量达80多万人次,覆盖人群超百万,积极营造万众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良好氛围。
三是明确加强网络科普资源开发、组织线上科普活动的工作方向。针对防疫期间科普基地暂停向公众开放的现状,及时提出了加强网络科普资源开发和推广的工作方向。天津自然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等率先推出了360°全景VR云展览、《小小讲解员带你逛自博》和“听海”海博电台等精品线上活动,让广大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科普资源。天津科技馆组织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有奖竞答”“科学素质答题”“科学实验挑战赛”等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近30万。天津体育博物馆在微信平台发布简便易行的居家健身方法,倡导广大市民在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进一步增强体魄。泰达低碳中心针对工业企业复工开发了“云课堂+资源包”,提供复工防疫实操手册等企业急需科普信息。
下一步,天津市科技局将通过共同组织新冠肺炎防疫科普作品征集发布活动,实施科普项目支持线上科普资源开发,打造网上科技馆、虚拟博物馆、云展览等“互联网+科普”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