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地区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研究及其恢复重建试验”项目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
日期:
2011年04月13日 09:39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目前,该项目提出的灌木类免灌种植技术已经在北疆调水工程全线实施,不但阻止了流沙对渠道的入侵,减少了大量的渠道淤沙,保证了北疆调水的安全运行,还显著改善了北疆沙漠调水工程渠道沿线的生态环境,每年为施工单位节约生态维护费用近358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通过多年的实地观测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地区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研究及其恢复重建试验”项目,查明了在生态防护体系建立后沙地水分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建立并完善了以梭梭、白梭梭、沙拐枣等灌木类物种为主体的免灌生物防护体系和羽毛状三芒草、刺沙蓬、沙蒿等草本植物的无灌溉种植技术;将草本植物加入到人工防护体系中,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防护林体系的内涵,增加了防护林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加强;建立了生物结皮固氮蓝藻的人工室内培养、室外培养和外植技术,将生物结皮技术引入到生物防护体系之中,开辟了一条新的沙漠化防治途径;研究建立了以乔灌木—一年生草本植物—生物结皮“三位一体”的退化荒漠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体系;在北疆沙漠调水工程工地建成了上中下三层结构的生物防护体系集成试验示范区2公顷,示范区植被盖度从初期的20%增加到55%,生物结皮形成明显,部分地块已经形成了厚度约1-2毫米的固氮蓝藻结皮,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适用于北疆沙地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模式,加大了生物防护体系的整体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编制了无灌溉植被恢复的技术规程和陆生固氮蓝藻固沙技术规程;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项目还在北水南调工程沿线的施工单位、石河子市、沙湾县以及吉木萨尔县等地推广相关技术,完成了近500人次的培训。
目前,该项目提出的灌木类免灌种植技术已经在北疆调水工程全线实施,不但阻止了流沙对渠道的入侵,减少了大量的渠道淤沙,保证了北疆调水的安全运行,还显著改善了北疆沙漠调水工程渠道沿线的生态环境,每年为施工单位节约生态维护费用近358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