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组织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干旱区绿洲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多项成果
日期:
2011年07月21日 12:24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项目将现代节水农业前沿技术应用于干旱区主要经济作物,开展了果树和棉花微灌关键技术、水盐调控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等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微灌系列新产品;强化节水农业技术的集成配套和产业化示范功能。项目共取得22项重大成果;提出了果树、棉花、新产品新技术等技术规程(标准)20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灌、保水剂等新产品9个;获得软件著作登记3项;申请国家专利34项,获得18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开展现代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面积达1.513万亩,辐射22万亩。技术应用后,低压节水新技术比常规滴灌节水20%以上,降低成本30%~40%;棉花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果树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棉花增产15%,果树增产10%;项目实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同时,培养研究生48名,其中博士11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干旱区绿洲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于2007年启动,由新疆农业大学、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新疆坎儿井灌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实施。
项目将现代节水农业前沿技术应用于干旱区主要经济作物,开展了果树和棉花微灌关键技术、水盐调控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等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微灌系列新产品;强化节水农业技术的集成配套和产业化示范功能。项目共取得22项重大成果;提出了果树、棉花、新产品新技术等技术规程(标准)20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灌、保水剂等新产品9个;获得软件著作登记3项;申请国家专利34项,获得18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开展现代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面积达1.513万亩,辐射22万亩。技术应用后,低压节水新技术比常规滴灌节水20%以上,降低成本30%~40%;棉花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果树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棉花增产15%,果树增产10%;项目实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同时,培养研究生48名,其中博士11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