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科技部工作
科技日报:优化环境,激励创新人才大规模涌现——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之三
日期: 2010年01月20日 14:25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参与世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实现科技的大发展,激励创新人才大规模涌现是必备的根本要素。


  要大力培养青年科研骨干。杰出的创新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核心,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青年科研骨干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尽快脱颖并委以重任。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是科研人才梯队建设的中心环节,也是发展科技事业的生力军。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队伍总人数的近80%。中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主体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比例达到58.3%。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有效措施,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服务,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大胆起用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项目等,为青年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建立一个让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稳定、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调动青年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要注重建设创新型科研团队。创新需要优秀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创新型的科研团队。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学科间需要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为重大科研任务而组建起来的一个个科研攻关群体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很多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都是一个甚至多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如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就是25个单位38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联合攻关的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参与单位更是多达146个。坚持平等、进取、协作的精神,发挥好团队领军人物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科研指导作用,保持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承担责任,迅速形成国内、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群体,大幅度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学风建设,做社会诚信表率。科学研究是高尚的创新活动,严格的道德和优良的学风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提高科研水平、推动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剽窃、造假等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科学的学术信誉,也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科研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弘扬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的科学精神,在科学实践中,遵循诚实守信、信任与质疑、相互尊重、公开公正等道德准则,保持良好的学风,做社会诚信的表率,这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人才的质量、层次和水平,决定着科技创新工作的质量、层次和水平。我们相信,随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大规模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