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科技部工作
中方参加地球观测组织国际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日期: 2023年07月05日 19:19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23年6月13—14日和6月15—16日,地球观测组织(GEO)2023年工作计划项目论坛(GEO Symposium 2023,以下简称GEO论坛)与GEO开放数据开放知识研讨会(Open Data and Open Knowledge workshop,以下简称ODOK)先后在瑞士日内瓦成功召开。会议聚焦GEO近期重要事项,深入探索开放数据和开放知识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共叙GEO未来发展之路。

  这两场会议作为后疫情时代GEO国际学术交往与科技合作重启的重要活动,均得到GEO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计200余人线下参会。GEO论坛上,共有60余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专题讨论,其中中方专家6位;ODOK上,共有近百位专家出席作专题报告并参与专题讨论,其中中方专家10位。此前会议筹备期间,国家遥感中心(GEO中国秘书处)精心策划,通过广泛动员和定向邀请等方式,汇集中方亮点成果和优质案例,组织地球观测领域学界、产业界代表,特别是GEO中国秘书处专家工作组的相关专家,踊跃报名并积极申请作专题报告,对标会议议题指导专家确定发言主题。从作专题报告和作为专题讨论嘉宾人数来看,中方专家参加GEO论坛和ODOK会议占比均约为10%,达到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中国参与GEO治理的积极态度和专业性。

  GEO论坛旨在为GEO工作计划项目各参与方提供知识交流、经验分享和合作创新的机会。今年论坛的主题为“脱颖而出:GEO工作计划项目惠及自然、人类和地球”(Stand out in the crowd: GEO Work Programme for Nature, People, and Planet.),论坛共设置6个专题会议和2场专题讨论。清华大学教授白玉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贾根锁、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研究员黄文江、研究员孙中昶、武汉大学教授李熙等参与了GEO第三个十年战略计划及2023—2025年工作计划项目互动对话、生物多样性与气候主题会议和城市韧性应对热效应与健康主题会议等环节,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开展了热烈交流,为进一步宣贯中方治理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ODOK以2021年发布的《GEO开放知识声明》(GEO Statement on Open Knowledge)为基础,共设置8个专题会议和1场培训边会,为促进数据和知识的开放共享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闯、空天院研究员顾行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范锦龙、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遥感卫星中心高级工程师叶芳宏、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兴等线下出席会议,就开放数据授权、GEO基础建设、基于空间的开放数据及企业界支持知识共享和响应GEO需求等议题开展报告分享和交流研讨。其中,顾行发研究员作为亚洲大洋洲区域(以下简称亚大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AOGEO)中方联合牵头人,代表AOGEO介绍了亚大区域在数据开放和知识共享方面的进展和需求,充分发挥了中国作为AOGEO发起国和牵头国的引领作用。此外,中方专家还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数据与应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非洲和东南亚的共享与应用、中国农情监测系统、中国自主研发卫星数据云平台和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等方面的先进研究成果与优秀应用案例,并通过会后与国际伙伴的友好互动和沟通交流,着力扩大中方“朋友圈”。

  中方积极参与GEO各类国际会议意义重大,为我国在参与地球观测国际事务中展示中方亮点成果、发出中国声音、作出中国贡献起到了重要作用。后续,遥感中心将继续做好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动中方专家走上国际舞台,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共同助力我国纵深参与国际组织治理,不断夯实我国在GEO中的联合主席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