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0日,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科学技术部万钢部长、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主持,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听取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总体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各分卷进展情况汇报,就相关问题提出咨询并展开深入的讨论,同时就后续工作安排进行了部署。
科技部万钢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关键一环,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万钢部长强调,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要全面、准确、客观提炼中国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领域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积极展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行动和成效,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取更多话语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的需求,准确判断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动态,为气候变化相关国内决策和国际谈判提供科学支撑;要积极探索并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突出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支撑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同时,万钢部长要求编写专家工作组进一步统一思想,为高质量地编制完成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就当前气候变化领域国内外形势、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发表了讲话,并要求编写专家组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妥善安排下一阶段的编写工作。
2006年12月26日,我国正式发布了第一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我国编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学依据和科技支撑,为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的需求,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我国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行动提供科技支撑,总结我国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并为未来科学研究指出方向,科技部联合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12个相关部门于2008年底正式启动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该报告是在第一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拓展,主要内容涉及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评估方法的评估以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采取的行动及成效等。目前,评估报告编写工作已完成初稿,将于2010年正式对外发布。
来自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外交部、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代表、编写专家工作组成员代表以及相关专家等共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