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科技部积极关注和支持转制院所和企业科研基地的发展。2004年,科技部在钢铁研究总院和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分别建设了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又依托普尔药物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建设了深圳中药药学及分子药理研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去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在企业科研基地建设提出了重要的要求。《规划纲要》指出,“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同时,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指出“加强企业和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基地建设。国家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规划纲要》,根据《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制定工作和“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部署,科技部于2006年底制定出台了《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全面启动了在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
一、《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明确了转制院所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和主要任务、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管理职责、建设方式和程序、申请条件等内容。
1、定位和主要任务
转制院所和企业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开展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以及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等工作”。
这种定位和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转制院所和企业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R&D的中游;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R&D的上中游,其科研成果可以转移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作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2、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组织制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在若干领域进行合理布局,系统安排,分步实施。
重点推进,引导示范。优先在国家需求迫切、急需突破技术瓶颈制约的领域重点推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科研活动的重视和投入。
严格要求,确保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和水平,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整合资源,多方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多元化投入,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3、申请条件
――依托单位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5年以上;具有较强的综合科技实力,具备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依托单位的科技投入较大,近三年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一般不低于5%。
――企业实验室应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是代表相关领域或本行业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具备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设施,有相对集中的实验用房。
――企业实验室应拥有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运行机制创新、灵活,管理水平较高,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
二、新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正全面展开
2006年底,科技部根据《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确定了36个优先支持方向,自上而下地组织具备条件的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24家转制院所和32家企业参与竞争,其中创新型试点企业有24家,占申请企业总数的43%。目前,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正式结果将在春节后公布。根据评审结果,估计将会有20余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实验室会成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若加上钢铁研究总院和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拥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将占全部创新型试点企业的20%以上。
下一步,科技部将密切关注创新型试点企业的情况,继续在具备条件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支持方式
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和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技术引进等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同时,会在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中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倾斜,优先支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具有行业全局性、技术前瞻性的科研项目。
主管部门可通过政策、项目和运行补助等各种方式,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科研工作进行支持。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打印]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