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10号(科学技术类115号)提案答复的函 | ||
索 引 号: | 306-01-2015-505 | 发文机构: | 科技部 |
成文日期: | 2015年08月14日 | 发布日期: | 2016年03月04日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 破解科技进村入户难题的提案”收悉。由我部和农业部分办,现就涉及我部工作的内容回复如下:
一、科技部高度重视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工作
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对于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在“三农”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作用,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以及全产业链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您的提案内容,特别是“组建县乡村科技服务管理队伍”、“建立便民实用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培训提高县乡村科技管理服务人员能力”等有利于通过创新驱动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多年来,科技部高度重视科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支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选派和培训科技人员等方面开展农村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推动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1. 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技特派员是由各级科技特派员管理机构或科技特派员协会选派或认定,能够将科技、信息、人才、管理、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农业农村,开展科技创业或服务的个人和法人。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是适应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形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增强科技人才队伍活力,全面激发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一项制度安排。自2002年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以及2009年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以来,农村科技创业和服务得到较快发展,为农业和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科技特派员工作覆盖了全国90%的县(市、区),72.9万名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农村基层,形成利益共同体5万多个,辐射带动农民6000多万人。通过科技特派员这一平台,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在推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推动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创新创业,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银监会、全国供销总社、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起草《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从制度设计层面研究提出进一步支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
2. 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选派和培训科技人员。
科技部联合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于2014年4月正式启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简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围绕“三区”县支柱产业大力引导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中央财政当年安排经费2.2亿元,支持中西部23个省份选派科技人员13000余人,培训2000余人。我部指导东部省份选派科技人员近2000人,培训200余人。2015年,中央财政落实3.2亿元,加大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支持力度。
3. 开展科技培训,推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应用示范。
通过专家大院及星火网、星火12396等形式,开展常驻专家指导和农民培训,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国农业专家大院共有1745个,常驻专家人数7087名,涉及295个市,覆盖1431个县的10080个乡镇,共培训农民448万余人次,推广技术7583项。各地围绕支柱产业和星火计划项目实施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培训1124万人次,编写教材2.07万种,印刷出版物共1086.77万册,编写远程课件1.52万种,各地各类星火培训基地达到4809个,星火学校3021个。
4. 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
一是构建全国统一的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以12396公益电话号码作为全国统一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热线接入号码,通过全国各级星火计划积极推进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模式建设。目前,全国共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点1.26万个,科技信息服务范围涉及413个市,覆盖1.22万个乡镇和14.4万个村。
二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科技与应用”专题教材制播工作。拓展思路,整合资源,每年组织制作并播出183小时的节目,向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介绍了大量先进适用技术和科学知识,通过中央组织部的远程培训网络覆盖到每个行政村。
三是联合中央组织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工作。重点围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和农村科技创业,坚持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相结合、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推动“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加快机制创新,加强资源融合,拓展服务功能,畅通服务渠道,努力推动“三网融合”,提升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全国共有山东、湖南、安徽、湖北、广东、河南、重庆、浙江、江西、云南、贵州、青海、新疆等13个省(区、市)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建设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保持持续向好的局面。但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亟需改革完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从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农村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将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提升基层科技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新型肥药、加工贮存、疫病防控、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加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技术供给。二是推动“星创天地”等平台建设。通过建设一批星创天地、打造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农业创新品牌文化平台以及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为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支撑。三是进一步强化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能力。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发展法人科技特派员,利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等资源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培训,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能力。四是加大“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力度。通过支持贫困地区科技人才选派工作和本土人才培训工作,加快相关地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完善建立加强基层科技服务能力的长效机制。加强科技特派员社会化管理,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形成解决农村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长效机制。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
科 技 部
2015年8月14日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打印]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