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099号建议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306-36-2020-478 | 发文机构: | 科技部 |
成文日期: | 2020年08月27日 | 发布日期: | 2020年08月27日 |
发文字号: | 国科建议区〔2020〕11号 | 有 效 性: | 有效 |
国科建议区〔2020〕11号
陈瑞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加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2015年修订实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了国家要建立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和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科技项目实施情况以及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同时规定了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交易场所等服务。
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积极落实上述法律法规,开展相关工作。科技部大力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截至2019年底,已在全国建设11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和40余家技术交易市场,建立453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11家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全国统一的技术交易合同登记服务系统,2019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48.4万项,成交额2.23万亿。教育部积极推动第三方打造市场化运营的“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展示高校科技成果信息,拓宽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金融资本对接的空间,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无缝衔接,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早日实现产业化。同时,鼓励和支持高校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建立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加强成果的宣传和展览展示,促进包括专利在内的各类技术交易。
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国家科技成果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增强技术合同统计分析服务功能,完善全国技术交易监测与管理体系。
二、关于加强高质量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
为扎实推进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回归保护创新、创造价值的本质,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020年2月,教育部、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共同出台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引导高校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运用。一是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要求高校加快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明确评估机构与流程,对拟申请专利的技术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申请专利,切实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二是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提出高校要以优化专利质量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导向,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大幅减少并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可通过提高转化收益比例等“后补助”方式对发明人或团队予以奖励。三是完善人才评聘体系。要求高校以质量和转化绩效为导向,更加重视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等指标,在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岗位聘任、项目结题、人才评价和奖学金评定等政策中,坚决杜绝简单以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为考核内容,加大专利转化运用绩效的权重。
三、关于强化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问题,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提高了对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最低奖励幅度,对现金和股权奖励最低比例从20%提高到50%。2016年8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价机制,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绩突出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对3200家科研机构、高校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达67.6亿元,同比增长44.9%,占科研机构、高校现金和股权总收入的52.7%,科技创富效应逐步显现。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作出全面部署,这与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对科研人员实施长期性激励的方向是一致的。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试点单位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探索通过科技成果产权改革激励科研人员创新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
四、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转化科技成果的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了对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明确的科技项目,应当发挥企业在研究开发方向选择、项目实施和成果应用中的主导作用。根据科技部、财政部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统计数据,2018年,3200家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总数为8247家,同比增长14.8%,创设新公司和参股新公司2155家,同比增长16.2%,科技成果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能力逐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发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企业获取所需的科技成果提供帮助和支持。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
科技部
2020年8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打印]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