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分析 | ||
索 引 号: | 306-32-2006-240 | 发文机构: | 科技部 |
成文日期: | 2006年04月21日 | 发布日期: | 2006年04月21日 |
发文字号: | 有 效 性: |
一、贸易顺差继续提高,进出口增势均有所下降
2005 年 1 - 9 月我国高技术产品累计出口 1500.4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2.8% ,进口 1396.4 亿美元,增 长 19.8% 。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 自 2004 年底出现顺差以来一直保持顺差的稳定增长,到 2005 年前三季度贸易顺差超过 104 亿美元,是 2004 年全年顺差的 2.5 倍。今年以来, 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的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全国商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增长速度 3.8 和 1.5 个百分点,所占份额分别达到 29.2% 和 27.5% 。 由此可以看到,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依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点,而出口的高增长扩大了高技术产品领域的贸易顺差。
尽管 2005 年前三个季度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依然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但与 2004 年同期的增长速度相比,明显减缓了很多。 2004 年前三季度的进口增速为 37.7% 、出口增速更高达 54.0% ,分别是今年同期的 1.9 和 1.6 倍。今年前三季度进口和出口额增长速度同时减少,使得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总额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
表 1 2005 年前三季度各月累计进出口与同期增长情况
月份 |
累计进出口 |
累计进口 |
累计出口 | ||||||
金额 |
同比 |
上年 |
金额 |
同比 |
上年 |
金额 |
同比 |
上年 | |
1 月 |
260.8 |
35.2 |
27.5 |
128.2 |
32.7 |
14.5 |
132.5 |
37.7 |
43.8 |
2 月 |
507.6 |
23.5 |
50.7 |
245.8 |
18.1 |
40.1 |
261.8 |
29.0 |
63.4 |
3 月 |
840.0 |
26.2 |
52.1 |
402.9 |
20.5 |
39.5 |
437.0 |
32.0 |
67.5 |
4 月 |
1170.2 |
26.5 |
50.4 |
565.7 |
20.6 |
39.8 |
604.6 |
32.5 |
63.2 |
5 月 |
1467.3 |
26.2 |
49.0 |
705.9 |
19.7 |
39.8 |
761.3 |
33.0 |
59.9 |
6 月 |
1802.6 |
26.2 |
50.3 |
867.4 |
20.2 |
41.4 |
935.2 |
32.4 |
60.5 |
7 月 |
2133.9 |
25.3 |
48.7 |
1024.9 |
18.5 |
40.6 |
1109.0 |
32.3 |
58.0 |
8 月 |
2500.5 |
26.2 |
48.2 |
1204 |
19.6 |
40.6 |
1296.5 |
33.0 |
57.0 |
9 月 |
2896.8 |
26.2 |
45.3 |
1396.4 |
19.8 |
37.7 |
1500.4 |
32.8 |
54.0 |
二、大部分技术领域产品增速均出现下滑,仅生物技术产品增速加快
2005 年 1 - 9 月我国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依然在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中占有绝大部分份额,其中出口额为 1387.2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 92.3% ,进口额为 1126.7 亿美元,比重为 80.7% ,出口和进口的增速分别在 25% 和 10% 以上;而上年同期分别达到 45% 和 20% 以上,增速明显下降。这两个领域增速的下降是高技术产品整体贸易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与去年同期相比,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领域产品贸易的增速更是出现了极度下滑,出口增速从 52.8% 下降到 38% ,进口更从增长 60.5% 转为负增长 6.9% 。除此以外,光电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进口、航空航天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出口也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技术领域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在全部高技术产品中所占份额虽然仅为 0.1% ,但增长速度都高达 30% 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速也均高出 25 个百分点以上。 2004 年同期,生物技术领域产品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仅排名在各领域的倒数第三和第二位,今年同期分别跃居到第一和第三位。
三、贸易顺差几乎为外资企业所独享,集体企业是内资企业贸易增长的主力
2005 年 1 - 9 月占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 80% 以上的外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 207.1 亿美元,其中外商独资企业 157.9 亿美元、合资企业 41.1 亿美元,合作企业 8.1 亿美元。而内资企业中,除集体企业实现了 6.4 亿的贸易顺差,其他企业均为逆差。可见 2004 年底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顺差主要是由外资企业所引起的。四、美、欧、港占据我国大陆出口市场的 2/3 ,东盟国家超过日本成为我国大陆最大的进口地区
2005 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最多的地区依然是美国、欧盟和我国的香港地区,其次是日本、东盟和韩国,这些地区集中了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 88.8% 。与去年同期相比,对这些国家(地区)出口的增速普遍下降了 10 - 30 个百分点,尤其是对韩国的出口从 2004 年的 133.6% 下降到 2005 年的 15.6% 。
图 1 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情况( 2005 年 1 - 9 月)
与出口相似,同期高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 6 个国家(地区)进口增速也出现普遍下降,其中欧盟和日本最多,分别下降了 38 和 28 个百分点,使其相应的位次也分别为东盟和韩国所替代。东盟地区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最大的进口地,我国从其进口的高技术产品 2005 年 1 - 9 月达到 284.9 亿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日本 65.6 亿美元。其次占全部高技术产品进口额 5% 以上的国家(地区)分别是,我国的台湾省、韩国、欧盟和美国,这些地区占全部进口额的比重达到 82% 。
五、出口额上亿美元的省市多达 16 个,其中北京、山东、河北、重庆增速显著
按货源地,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上亿美元的省市达到 16 个,比去年同期新增了河北、重庆和黑龙江三个省市,这些省市的出口额占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99.6% 。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依然位居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前三甲,出口额均在 200 亿美元以上。
随着大部分技术领域以及各类型企业出口增速的普遍下滑,我国主要出口集中地区也均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增长之后出现增速下降现象。如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以及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和辽宁,都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辽宁则出现负增长现象。
在出口额上亿美元的地区中,北京、山东、河北和重庆不但没有出现增速下滑的现象,而且以 60% 以上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着高技术产品出口高增长的势头。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使北京超过福建进入前 5 名的行列,山东超过辽宁进入前 8 强,河北和重庆的出口额也都在前三个季度突破亿美元。
表 2 各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同比增长情况( 2005 年 1 - 9 月)
地区 |
出口额 |
同比增长 |
占全国比重 |
广东 |
558.6 |
24.5 |
37.2 |
江苏 |
369.6 |
52.6 |
24.6 |
上海 |
254.9 |
25.8 |
17.0 |
天津 |
88.2 |
29.2 |
5.9 |
北京 |
66.1 |
73.0 |
4.4 |
福建 |
55.6 |
11.2 |
3.7 |
浙江 |
40.7 |
53.5 |
2.7 |
山东 |
27.6 |
66.2 |
1.8 |
辽宁 |
19.2 |
-3.9 |
1.3 |
四川 |
4.1 |
-23.1 |
0.274 |
湖北 |
3.2 |
31.6 |
0.212 |
安徽 |
2.2 |
46.8 |
0.146 |
河北 |
1.6 |
64.2 |
0.104 |
陕西 |
1.3 |
27.3 |
0.087 |
重庆 |
1.2 |
73.0 |
0.078 |
黑龙江 |
1.1 |
40.9 |
0.074 |
湖南 |
0.65 |
57.8 |
0.043 |
河南 |
0.61 |
40.0 |
0.040 |
云南 |
0.58 |
20.1 |
0.039 |
吉林 |
0.56 |
81.0 |
0.037 |
山西 |
0.55 |
2033.3 |
0.036 |
江西 |
0.48 |
50.5 |
0.032 |
广西 |
0.47 |
43.3 |
0.031 |
贵州 |
0.42 |
-54.6 |
0.028 |
内蒙古 |
0.40 |
578.8 |
0.027 |
新疆 |
0.30 |
10.1 |
0.020 |
海南 |
0.28 |
76.8 |
0.019 |
甘肃 |
0.17 |
0.2 |
0.011 |
西藏 |
0.03 |
13.9 |
0.002 |
宁夏 |
0.03 |
42.8 |
0.002 |
青海 |
0.02 |
547.5 |
0.001 |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打印]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