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培育重大专项取得丰硕成果
日期:
2006年01月20日 17:14
来源:科技部
专项实施四年来,总体执行情况良好,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和任务,并完成了总结验收。申报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和技术标准171项,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39个,攻克了一批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分子育种的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的自主发展。培育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650个,其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品种26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7.5亿亩,增产粮食600亿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73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成果奖14项,显著增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高科技种业15家,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化和产业化特点的育种技术体系,推进了育繁推加一体化、研产营贸一条龙,加速种子产业升级,促进了我国农作物育种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
“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是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的重大专项计划,重点开展了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油菜、薯类、花生和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的现代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新品种繁育技术和产业化研究,投入经费总额1.4亿元,旨在建立作物现代育种创新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主要作物育种水平,培育优质、高产、超高产新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质、高产品种保障。
专项实施四年来,总体执行情况良好,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和任务,并完成了总结验收。申报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和技术标准171项,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39个,攻克了一批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分子育种的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的自主发展。培育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650个,其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品种26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7.5亿亩,增产粮食600亿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73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成果奖14项,显著增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高科技种业15家,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化和产业化特点的育种技术体系,推进了育繁推加一体化、研产营贸一条龙,加速种子产业升级,促进了我国农作物育种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