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中国青少年亟须科普新模式
日期: 2004年08月04日 14:48       来源:科技部
【字号:

  

  第三届青年科学节在京开幕

  参观完展览后,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表示——

  青年成就未来 未来取决科技 APEC青年科学节

  极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舞狮表演,甫一登台就赢得满场喝彩,引来不少相机和摄像机的追逐;代表们手牵着手高唱歌曲,跳起欢快的舞蹈,更是让台下的人群掀起一阵阵响应的热浪。8月3日上午9点,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经济体中的14个成员以及中国澳门的1200名青少年,终于迎来了这个属于自己、也属于科技和未来的盛大节日。

    开幕式结束后,境内外学生代表进入位于农展馆的展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进行交流。科技部副部长、本届青年科学节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学勇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大部分作品,在即将离开展厅之际,他意味深长地说:“对于21世纪的青少年来说,科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非常值得探索。”

    李副部长首先对举办青年科学节的积极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中外青少年集中在一起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其实对于中国的科普工作者和政府来讲,更值得学习与借鉴:别人是怎么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普工作的?从参展各代表团的作品能够明显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青少年科普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参与的深度也不一样;对科普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一样,组织形式也不一样。比如美国代表团的一些作品,尽管作者只是中学生,但得到了大学教授的支持和指点,深度就有了。我们目前一些中学也有这种模式,但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效果到底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他同时指出,从系统上来讲,科普工作是要让青少年逐步建立科学的判断、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的思想,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有科学的思想。我们目前的科普工作中还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刻总结的地方,廓清思路、找准方向将对青少年的科普产生重大影响。(新华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