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国防科技战线的科技工作者,有幸多次亲眼目睹他的风范,亲耳聆听他的教导。在纪念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回忆他那亲切、和蔼的音容笑貌,他那果断有力、独具特色的话语,他那高瞻远瞩、博大精深的思想,依然清晰如新,更加激起我们对这位伟人的深切怀念。
小平同志非常关心爱护科技人员。1966年3月30日,在我国氢弹技术即将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视察了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他仔细询问了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并亲笔写下:“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豪情使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全体同志受到极大感染,激发了大家的创造热情。我们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66年12月28日成功进行氢弹原理爆炸试验,只用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到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也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小平同志特别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1977年,在讨论军队装备和科研问题时,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搞科研也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小平同志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从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出发,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主持审议、清理了核武器装备攻关计划项目,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核武器装备发展的方向。正是在这样正确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核武器的发展没有走与美国、前苏联等有核国家比数量规模、型号种类的老路,而是坚持集中力量发展先进技术,重点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质量,走出了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小平同志非常善于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作出果断决策。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央专委会上,当时大家的精力仍然主要集中在核武器、导弹、坦克、火炮等传统尖端武器和常规武器研究时,小平同志就提醒注意加强激光技术、电子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鲜明地指出:“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由此我们看出,小平同志一直在敏锐观察和思考新技术革命问题,他对王淦昌等四位科学家的建议作出的果断决策,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1988年10月,他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我们要“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不能只看到眼前”,“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实践证明,小平同志当年的果断决策,敏锐把握了时代发展的契机,为我国赢得了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宝贵时间,是英明的科学决策。
(科技日报)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