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进展顺利
日期:
2008年03月07日 10:19
来源:科技部
课题实施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35万元,参加单位22个,研究人员218人;建设核心区2.15万亩、示范区189.9万亩、辐射区1855.1万亩,合计2047.12万亩,累计增产稻谷110.48万吨,增加效益15.488亿元。建立了超高产试验田132亩,产量平均1209公斤/亩。鉴定成果2项,发表科技论文67篇,出版科技著作1本。培养毕业博士7名,硕士研究生19名。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进展顺利,截止到目前已筛选了株两优819、株两优02、丰源优299等8个高产优质品种,集成形成了双超栽培技术体系、节氮栽培技术体系、早稻直播晚稻移栽丰产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模式、双抛丰产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模式、湘南梯冲田天水田双季稻抗旱稳产技术模式、湘南双季稻稳产轻简栽培技术模式等7套丰产高效技术模式。创新研究了有机物循环对与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关系、不同种植密度对双季稻群体发育和冠层小气候的影响、搣双超攠品种搭配模式与节氮技术、双季稻轻简耕作栽培技术、早稻安全直播技术、晚稻育秧关键技术、双季稻稳产高产水肥耦合技术、蓄水抗旱、双季稻病、虫、草、螺、鼠害综合防治稳产等关键技术。研制了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并进行了开发。
课题实施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35万元,参加单位22个,研究人员218人;建设核心区2.15万亩、示范区189.9万亩、辐射区1855.1万亩,合计2047.12万亩,累计增产稻谷110.48万吨,增加效益15.488亿元。建立了超高产试验田132亩,产量平均1209公斤/亩。鉴定成果2项,发表科技论文67篇,出版科技著作1本。培养毕业博士7名,硕士研究生19名。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