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积极应对冬小麦抗旱越冬工作
日期:
2009年02月09日 13:47
来源:科技部
旱情发生以来,旱情严重的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区各级领导和课题组高度重视,及时下发了关于抓紧抗旱浇麦保苗安全越冬的通知,要求各课题组紧急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各课题组在第一时间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实地开展旱情调查,摸清旱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针对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抗旱保苗技术措施,并对项目区农民抗旱浇麦进行技术指导,切实抓好以抗旱浇麦保苗安全越冬为中心的麦田管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家组建议,春季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抓紧时机,适时查看苗情、墒情,防旱抗旱,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防止造成小麦冻害,确保稳产增产。专家组还建议,4月华北、东北地区相继进入春播期,各地要采取节水、保墒等防旱措施,制订合理的种植计划,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抢墒、造墒播种,确保春播顺利完成。
入冬以来,华北大部、西北大部、黄淮大部及江淮大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九成,一些地区基本无降水。土壤失墒加快,旱情持续发展,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旱严重,其中冬小麦受旱影响最为严重,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山西东南部等地部分冬麦区发生轻度干旱,部分城市及地区创下了同期降水最少历史纪录。去年11月以来,上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高,其中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华北、黄淮以及西北东部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至4摄氏度。以河南为例,自2008年10月中旬以来,河南省降水严重偏少,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76%,加之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致使12月河南气象干旱明显发展,为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5个年份之一。农业部1月2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等主产省小麦受旱1.19亿亩,成灾2617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亿亩和2000万亩,是近5年来的同期最大值,大部分省冬麦区受旱面积超过在田作物的三分之一,河南、安徽、山西3省小麦受旱面积均超过五成。
旱情发生以来,旱情严重的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区各级领导和课题组高度重视,及时下发了关于抓紧抗旱浇麦保苗安全越冬的通知,要求各课题组紧急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各课题组在第一时间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实地开展旱情调查,摸清旱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针对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抗旱保苗技术措施,并对项目区农民抗旱浇麦进行技术指导,切实抓好以抗旱浇麦保苗安全越冬为中心的麦田管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家组建议,春季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抓紧时机,适时查看苗情、墒情,防旱抗旱,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防止造成小麦冻害,确保稳产增产。专家组还建议,4月华北、东北地区相继进入春播期,各地要采取节水、保墒等防旱措施,制订合理的种植计划,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抢墒、造墒播种,确保春播顺利完成。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