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江苏省召开2009年度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进展现场观摩会
日期: 2009年11月04日 15:34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字号:

    10月17日,江苏省科技厅在兴化市召开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进展现场观摩会”,省科技厅曹苏民副厅长、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省农机推广站、有关农科所及县、市 科技局、农林局负责人及专家等 8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实施以来,江苏每年投入1200多名科技人员,通过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水稻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相统一的栽培新体系,显著增强了江苏水稻生产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大面积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特别是在精确栽培、机械化栽培和清洁栽培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江苏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今年,农业部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作为全国水稻高产创建的主推技术之一,在20多个省(市、区)示范推广,现已累计推广应用2000多万亩。2006—2008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课题共实施面积3451.4万亩次,平均亩产612.5公斤,累计新增稻谷318.9万吨,新增效益35.5亿元。
    2009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扎实,进展好,水稻“三区一方”面积1100多万亩,精确定量栽培、机械化栽培、清洁栽培等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普遍应用。通过9月底苏北、苏中、苏南分区考察与产量互测,预计项目区大面积水稻亩产超610公斤,82个千亩丰产方理论产量亩产超720公斤,12个超高产攻关方亩产超800公斤,最高理论产量亩产突破900公斤,有望再创新纪录。
    在观摩会上,与会代表共同观摩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区兴化市的稻麦试验、攻关、示范现场,兴化市、东海县、武进区三个核心区就区域性粮食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示范带动的进展情况作了交流发言,项目负责人张洪程教授对下一步项目实施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省科技厅曹苏民副厅长指出,今年是江苏省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项目实施的第六年,也是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全面启动实施的第一年,要加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与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有机结合,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细化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管理,特别要加强项目成果的产业化工作,要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科技优势和龙头企业的产业经营优势相结合,做优、做响江苏稻米、面粉品牌,为实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
(江苏省科技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