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培育文化科技融合航母
日期:
2012年07月02日 10:09
来源:千龙网
根据中关村管委会发布的2011年数据,中关村示范区去年文化创意企业达到6201家,实现总收入4339.1亿元,较上年增长30.5%,增速领先同期示范区7.3个百分点。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对示范区快速稳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2011年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7.3%。中关村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据市统计局初步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中关村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比重为48%,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作为北京市长期的战略任务,今后5年将是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基础的重要阶段,首都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则包含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率先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文化与科技,将在未来5年中不可避免地绑定,作为占据全市文化创意半壁江山的中关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未来5年的作用必将是航母型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各细分领域中,中关村示范区2011年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总收入、利润、税费、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占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七成。从全年运行情况来看,示范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实现稳定较快增长,总收入同比增长18.1%,利润和税费增幅双双超过25%。此外,设计服务业和文化科技服务业强劲增长,两者收入占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均首次超过10%。其中,设计服务业增势更为迅猛,收入、利润和税费三项指标的增速都位居各细分领域之首;文化科技服务业连续两年收入增幅超过50%,表现抢眼。
中关村因而也着眼各领域中增速快、收入高的产业内容,以信息技术与数字内容产业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按照《中关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基地将挖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发展需求,组织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攻关,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共用技术,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动漫创作、数字影视、三网融合、网络出版等领域,整合北京优势科技资源,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支持文化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发展,开展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加强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文化领域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强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在5月的授牌仪式上,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代表首批示范基地做交流发言时表示,将借鉴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政策移植到文化领域,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文化科技企业认定上实现突破,搭建文化科技融合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健全工作机制。
十届市委工作报告显示,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主要任务,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今后5年,本市将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着力抓好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标志性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航母。“中关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经于5月挂牌,根据规划,基地到2020年将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超7000家。
根据中关村管委会发布的2011年数据,中关村示范区去年文化创意企业达到6201家,实现总收入4339.1亿元,较上年增长30.5%,增速领先同期示范区7.3个百分点。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对示范区快速稳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2011年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7.3%。中关村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据市统计局初步统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中关村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比重为48%,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作为北京市长期的战略任务,今后5年将是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基础的重要阶段,首都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则包含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率先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文化与科技,将在未来5年中不可避免地绑定,作为占据全市文化创意半壁江山的中关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未来5年的作用必将是航母型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各细分领域中,中关村示范区2011年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总收入、利润、税费、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占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七成。从全年运行情况来看,示范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实现稳定较快增长,总收入同比增长18.1%,利润和税费增幅双双超过25%。此外,设计服务业和文化科技服务业强劲增长,两者收入占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均首次超过10%。其中,设计服务业增势更为迅猛,收入、利润和税费三项指标的增速都位居各细分领域之首;文化科技服务业连续两年收入增幅超过50%,表现抢眼。
中关村因而也着眼各领域中增速快、收入高的产业内容,以信息技术与数字内容产业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按照《中关村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基地将挖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发展需求,组织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攻关,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共用技术,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动漫创作、数字影视、三网融合、网络出版等领域,整合北京优势科技资源,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支持文化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发展,开展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加强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文化领域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强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在5月的授牌仪式上,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代表首批示范基地做交流发言时表示,将借鉴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政策移植到文化领域,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文化科技企业认定上实现突破,搭建文化科技融合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健全工作机制。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