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改革开放30年“科技改变中国”系列报告之十四
日期: 2009年02月01日 12:38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软件业:突出重围“智”领国际

  一个产业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些显而易见的标志性事件,中国软件产业也是如此。

  1984年9月6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当时的电子工业部部长江泽民同志出任名誉会长。有业内人士将1984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成立,看作是中国软件产业的开端。自此,软件从硬件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有了自己的一块“地盘”。在制订国家科技和行业发展规划时,软件开始被单独作为一个学科和行业来进行。而中国软件业真正从启蒙到最初的繁荣,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第10年。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此以后中国软件业遍地开花,迎来了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淘金时代国产软件业阳光灿烂的岁月

  这段历史可以从1988年开始描述。这一年,一个叫求伯君的年轻人在深圳蔡屋围酒店501房间撰写出了中国首款字处理软件WPS,金山软件的历史就此展开。

  1988年,对中国软件产业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味,许多对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一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将1988年看作是“中国软件元年”也自有其道理。

  这一年,发生的更为重要的两件事情是:第一次全国软件工作会议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始组织实施火炬计划。软件园建设逐渐成为火炬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软件产业在1988年前后迎来最初的繁荣期。严援朝在1983年推出CCDOS,走出了中文操作系统的关键一步;王永民在1983年发明“五笔字型”,专家称“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41岁的吴晓军在1988年将CCDOS汉字系统升级到了2.13E版;“杀毒软件之父”王江民于1989年推出杀毒软件KV6;周志农在1988年设计完成《自然码汉字输入系统》;朱崇君在1988年首创中文字表编辑概念,推出CCED2.0版;金山和用友在1988年创立;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研究室的成立,是刘积仁与东软传奇故事的序言;由倪光南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许多软件作者成为当时的明星人物,也激励了雷军、鲍岳桥、王志东等正在大学读书的学子们成为后起之秀。

  内外夹击国产软件业新长征路的开端

  在上世纪90年代,国产软件遭遇了一场盗版软件和国外软件巨头内外夹击的厄运。

  “盗版猛于微软。”这是求伯君对盗版软件给出的评价。循着求伯君的话,让我们先来看看90年代的中国软件业发生了什么。

  1995年,中关村。抱着孩子的妇女和没抱着孩子的男子混迹于人流之中,逢人就问“要软件么”?

  小王像很多人一样在中关村遇到这样的搭讪。当他决定购买软件时,一个中年男人便带着他七拐八绕来到一个破旧的四合院。杂乱的院内,几个聊天的老人早已见怪不怪地兀自扯着家长里短。某间狭小的平房中,各种各样的软件光盘堆在一个个纸箱里。“5块钱一张,随便挑,有质量问题,随时拿回来换。”老板热情地兜售着……成千上万张盗版软件光盘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软件的百花齐放同时存在的是大规模的光盘盗版。随着CD—ROM和光盘的普及,盗版软件迅速成为破坏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毒瘤。而对于当时口袋并不饱满的中国民众来说,在动辄高达千元的软件和仅几块钱的盗版软件之间,大家更愿意选择后者。盗版的泛滥,更加速了中国软件行业的洗牌。许多软件公司在无法获得合理利润的情况下,被迫倒闭或转型。

  此时,国外软件巨头也将触角伸向了中国。面对微软、赛门铁克、趋势等国际软件企业,刚刚萌芽的中国民族软件企业显得脆弱不堪。盗版与国际巨头的压迫使中国软件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繁荣之后黯然转身,像金山一样存活下来的软件企业寥寥无几。

  在盗版和微软的双重冲击下,一直背负民族软件大旗的金山软件也经历了最为黑暗的时代,一度濒临倒闭。而在此时,金山在不放弃WPS的前提下,制定了“以战养战”的发展策略,开始开发金山词霸、金山影霸、金山毒霸、金山单词通、剑侠情缘等软件———他们在金山历史上的意义在于让金山在绝境之中存活了下来,也才有了后来绝地反攻的机会。

  在这一阶段,中国通用软件产业经历了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也为电脑在中国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而随着盗版的日益猖獗以及国外软件巨头的入侵,国产软件失去了最初的辉煌,在黯然神伤之中唯有韬光养晦,寻求再度崛起的机会。

  90年代末期,中国互联网开始萌芽。从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到作为网络时代标志的瀛海威时空的成立,再到中国计算机公用互联网CHINANET建成,以互联网为契机的中国软件业开始迎来新的曙光。

  起死回生从盐碱地来到草原

  时间进入21世纪,互联网络让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地球村”就在眼前。中国软件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系统软件,编程软件,办公软件,教育软件,安全软件等早就焕然一新,而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网络通讯和其他网络在线软件更是应运而生。

  互联网的兴起给传统软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1年,随着盛大、九城等游戏厂商在游戏行业中获得高额回报,也让网络游戏成为继门户网站后的另一巨大金矿,诸多具备实力的软件厂商加入到网游行列。2003年开始,金山正式进军网络游戏行业。与此同时,中华网、搜狐、完美时空、腾讯、网易等都推出了各自的网游作品,网游产业成为中国软件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2005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北京柏彦大厦21层,金山软件总裁雷军办公室。

  一位记者在结束采访时问道:“在现在这个财富神话不断涌现的时候,您如何评价自己和公司所经历的曲折道路?”雷军思考了一下说:“金山是从盐碱地生长起来的公司,经过的考验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公司,先是盗版,然后是微软。华为的任正非说过:‘一个死过三次又爬起来的公司,才是一个成功的公司。’金山的WPS在微软的Word面前死过一次,但现在我们活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好,可以说是从盐碱地来到了草原。”

  诚如雷军所说,中国通用软件企业倒下后鲜有东山再起者,而金山是一个例外。绝处逢生已是不易,这其中除了运气之外,一定有很多东西是必然的……

  仔细比照金山与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史会发现,两者都是遵循从闭门造车、与狼共舞到出击国际这三个历史阶段发展演变的,大同而小异。

  这一时期,由于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中国的软件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军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民族软件复兴的必经之路。

  2005年,金山网游横扫越南80%%市场份额,中国武侠文化风靡东南亚。在网游之外的通用软件出口方面,不仅有中软等外包企业享誉世界,中国自主研发的软件也已经得到了世界用户的认可。2005年,金山在日本成立合资公司,将金山WPS、金山毒霸输出到日本;2008年,金山又在越南成立合资公司,负责通用软件产品的分销。

  与走向世界相对应,盛大、九城、完美时空、中软等中国软件企业纷纷到美国等地上市,借助国际资本力量发展民族软件。2007年,金山软件在香港主版成功上市,为金山加速国际化拓展提供了资金准备。

  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让世人惊叹。回顾中国软件30年,正如雷军形容金山的发展史时所说的那样,经历了“从闭门造车到与狼共舞,再到主动出击国际市场的蜕变,中国逐渐产生了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软件企业”,而中国软件在经历了30年发展之后也迎来了历史上的又一次繁荣,正在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